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朱木匠最討厭這種爭辯,現在看東林黨人的眼神都有些發狠,不過再看閹黨的時候,多少還是還有溫和的。
輔葉向高,一直都是一言未發,這隻老狐狸向來都是有個合計,衝鋒陷陣的時候,讓手下的人上,這樣即便出師未捷,也能有個迴旋餘地。眼下看出皇上站到閹黨那頭,自己這邊再行爭辯,已是徒勞,反而會加深皇上對東林這一邊的不滿。搞不好,皇上一怒之下,自行下中旨封了,咱們豈不是裡外不是人。罷了,給你嶽肅一個太子少保又能如何,畢竟咱們最大的敵人,目前還不是嶽肅。
打定這個主意,葉向高站了出來,躬身說道:“臣啟陛下,微臣以為,嶽大人以五萬兩白銀賑災濟民,重修黃河,實乃為國分憂,厥功甚偉。至於擅殺大臣,也確是依法辦事,有功無過。臣以為,加封嶽大人為太子少保,實屬應當。”
他這話一說完,東林黨再沒有出聲的了。
朱木匠也當即說道:“內閣擬旨,加封嶽肅為太子太保。”
這一番爭辯,看似圍繞著嶽肅,實則也是閹黨和東林黨的一次正面交鋒。憑藉皇帝的支援,閹黨佔得了先機,而東林黨只能被迫妥協。
朝堂上發生的一切,馬上傳進魏公公的耳中,魏公公竟得意的放聲大笑起來,“做得好!東林覆滅不遠矣!”
金秋時節,既是收穫的時節,也是歡慶的時候。洛陽城每到這個季節,就會舉行一個盛大慶典,名曰龍門會。洛陽共有兩大慶典,末春的時候是牡丹會,初秋的時候便是這龍門會,寓意為鯉魚躍龍門。
討了這個彩頭,自然少不得名流學子歡聚一堂。洛陽共有兩大書院,一曰東明書院,二曰龍門書院。這兩個書院,每到龍門會的時候,就要比上一比,鬥上一鬥,來一個以文會友。
文人比試,雖然不用舞刀弄劍,生死相搏,但是事關名譽,也少不得唇槍舌劍,有時那勢頭,都不弱於戰場廝殺。之所以如此激烈,原因有三:第一,文人都有風骨,尤其是還未踏入仕途的文人,都是孤芳自賞,恃才傲物,看似謙遜,其實背地裡誰也不服誰;第二,來此觀禮的,不少是洛陽城內有頭有臉的人物,高官顯貴、士子名流都在其內,世家子弟、名門千金自然也少不了。一旦自己獨佔鰲頭,或表現的風度翩翩,就有可能被哪家權貴看上,不管是招做女婿,還是收於門下,起碼少奮鬥個十幾年,這可是一條捷徑;第三,凡是獲勝的書院,都會收到地方士紳的捐助,通常是白銀三千兩,一半會作為參賽學子的獎金。窮學子大有人在,即便不能巴結到名門,獲勝之後,得些分潤也是好的。
龍門書院的名頭看似響亮,其實每年都敵不過東明書院。別看東明書院成立的年頭沒有龍門書院早,但它卻找到了一個靠山,那就是東林書院。東明書院一向與東林書院遙相呼應,彼此的院士,也互相講學,最為要緊的是,現在朝中東林黨掌權,東林書院在江南,北方學子想去投奔,也沒啥機會,所以便慕名加入了東明書院。
這一年的龍門會,要比往年隆重的多,因為東明書院來了一位赫赫有名的講學先生,這位仁兄不是別人,正是被逼下野的禮部尚書孫慎行。老傢伙致仕之後,在家閒不住,也走起東林黨創始人顧憲成的路子,出外講學。
這等文人盛會,每年都有知府親自主持,還要請上一些河南地界上有頭有臉的人物,布政使、按察使是年年都要請的,現在又來了河南巡撫,照理說,更是要請的人物,只是這位巡撫嶽大人實在不受待見,廣大河南官員皆是敬而遠之,他不來洛陽,大家就燒高香了,怎還能主動去請呀。
不過不請,確實是說不過去,不說別的,河南巡撫是這地面上最大的官,你悄悄的,或者也就這麼算了,要是大張旗鼓,把布政使、按察使都請去,到時再不知會他,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