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意讓星童計算了冥神星可被觀測到的時間。
剛好就在五天後。
屆時等全球的天文臺都確定冥神星的存在,那麼很多事都會變得順利。
至於冥神星,也正是他親自為這顆小行星取的名字。
——
誰也沒有想到本來引起全球關注的新聞釋出會,竟在短短數分鐘的時間內結束,更沒想到會上的內容是關於一顆直徑二十公里的小行星。
當天隨著大量的新聞報道在網上傳播開來,全世界都陷入到一種恐慌氛圍中。
海外勢力更是緊急對冥神星的存在展開論證,所有天文學家都要密切觀測五天後的海王星軌道附近的情況。
總之各式各樣的言論猶如雨後竹筍,紛紛冒出來。
不過相比較海外的主流聲音對此事的質疑,國內網友則大多相信。
因為很多人發現在徐磊召開全球新聞釋出會的時候,各大電視臺竟全部進行了實時轉播,簡直比過年轉播春晚還要更有排面。
大家都不是傻子,看到官方都做到了這種程度,自然說明冥神星的存在確實是經過證實的。
也就是說八年後的某一天,當大家抬頭望向天空時,很有可能將看到一顆巨大的行星撞擊而來。
但大家卻並沒有為此感到惶恐。
反倒用一種詼諧的語氣在網上自我調侃。
“咱們這代人見證的歷史可真多啊,連小行星撞地星都遇到了。”
“怎麼說呢,反正我相信未來科技能解決這場危機。”
“我也絕對相信徐總。”
“這顆小行星的直徑雖然比恐龍那時候大,但要知道咱們可是連可控核聚變技術都掌握的一級文明,要解決一顆小行星沒啥難度吧。”
“大家該吃吃該喝喝,反正真要來誰也擋不住。”
“有什麼遺憾趁著最後幾年趕緊完成吧,說不定到時候人類文明真走到頭了。”
……
可能是因為未來科技的存在,讓眾人非常有安全感。
想著徐磊既然主動公開這個訊息,並且有把握帶領全人類化解這場危機,那麼說明事情還沒有糟糕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何況眼下距離災難發生還有數年時間,考慮太多完全沒用。
但要想讓冥神星成為板上釘釘的事,則還是要等五天後來自各勢力的觀測結果。
是夜。
龍湖高科技園區。
總部大樓房間客廳內,徐磊神情凝重的站在全息三維螢幕前,親自動手調整著面前一個模型的各項資料。
“星童,更換一種材料,必須要加大裝置的質量。”
“繼續增加引擎的臺數。”
“模擬撞擊。”
他所構建出來的模型自然不是重錘巡航艦,而是一種特殊的動能武器。
面對來勢洶洶的冥神星,且直徑達到了驚人的二十公里,想使用核武器摧毀的話實現難度實在太大,甚至還有可能對地星的環境造成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動能武器對冥神星進行撞擊,迫使其改變軌道,無疑是最為合適的方桉。
按照徐磊的計劃,屆時動能武器將計算好時間提前發射,最終在木星附近和冥神星進行撞擊,只要冥神星飛行軌道發生變化,就有可能被木星捕獲成為木星的衛星。
屆時人類文明的危機自然解除。
而要想把直徑二十公里的冥神星撞離原軌道,動能武器除了要有較大的質量外,最核心的便是動力引擎。
好在如今人類擁有了星際戰艦的製造技術,完全能把重錘巡航艦的核聚變動力引擎運用到動能武器上,根據星童的計算只要製造出十艘這種動能武器,便足以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