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3部分 (4 / 4)

重生者,楊星可不想在再次品嚐那場屈辱和忿恨了,他連自己的生日聚會都沒參加,坐在屋裡想了一夜如何使慘劇不再發生。

他這次回香港主要是解決一個**煩,98年藉助亞洲金融風暴和印尼**暴*的機會,楊星獲得了上百億美元資金,他把這筆橫財都投入到在香港的幾個大實業專案中了。觀塘的工業園和核心的中星總部天空星城的建設進展順利,幾個東南亞華人財團對此都比較滿意,不過這畢竟是他發起的,雖然李澤楷、李顯揚他們負責具體操辦,但仍需要楊星經常察看來穩定軍心。除此之外,他急忙趕回來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星雲電子的晶圓廠建設遇到了問題。

當初選址香港建設晶圓廠,除了想開拓香港新的經濟增產點外,主

要還是看中了香港的貿易和商業環境所受制約較小。去年引進的八英寸晶圓生產線已經全面生產,並且和新加坡特許集團商討引進的兩條八英寸晶圓生產線已建成除錯中,估計八月份就可以試生產,而從日本韓國購買的二手四條八英寸晶圓生產線也正在靠近香港新機場的第二座晶圓生產車間裡緊張安裝除錯中。這樣一來,估計九月之前星雲電子會同時有七條八英寸晶圓生產線投入使用,在世界半導體行業中都是個奇蹟。

楊星如此急迫的同時上馬這麼多條晶圓生產線,讓外界議論紛紛。晶圓號稱半導體產業的基石,P、記憶體、NND儲存晶片都要依靠晶圓基材加工。但半導體行業投資巨大,而且市場波動很大,一不小心就會變成“半倒體”。只有楊星心裡清楚,今年9月世界半導體業會有一次大的變化,如果不盡快提高香港的半導體產能,那麼短時間內香港想要超越其他幾大半導體生產集中地區就需要很長時間,這種機會稍縱即逝,所以楊星顧不得外界爭議,力主全面上馬晶圓生產線。這樣一算下來,光裝置購買和建廠估計至少需要20億美元

這個決定不但外界無法理解,就連集團內部的爭論也不少,國際晶圓生產主要集中在日、美、韓、臺四地,而且產能相對過剩。當初新加坡政府為了提高國內經濟實力,創辦了新加坡特許電子,十幾年來連年虧損只能靠政府補貼過日,但楊星在香港的兩大晶圓廠可都是自己掏腰包,他難道有魔法能保證新建的晶圓廠盈利?

對於楊星的大手筆投資建設晶圓廠,星雲電子老總伍海軍等人多少明白一點,去年楊星用大量專利技術不但從日立和東芝手裡換得到了NND儲存和DR記憶體晶片的生產技術,前不久又在暗地裡計劃研究電腦P,以及集團主打產品PⅢ播放器的音訊解碼晶片和跟美國高通攜手開發的智慧手機R晶片等,都離不開晶圓廠的產能支援,只是對於楊星非要趕在9月之前上投產這麼多條晶圓生產線不理解。

楊星不好解釋這是他重生帶來的記憶,就像他無法直接通知國內說他知道美國人會在空襲南聯盟中會趁機敲打一下中國一樣,只好憑藉他在集團內部的威信強行透過了這個方案。倒是特區政府對此大力支援,當初特首包海生和楊星一席長談,接受了他佔據高階製造領域,重振香港製造業的的想法。特區政府在議會上堅決支援楊星的觀塘改建計劃,多少就是因為楊星選在這裡建設大規模高科技產業園。現在楊星言而有信,20億美元的晶圓廠建設,足可以拉動�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