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4頁 (1 / 2)

在大多數情況下,受到粗暴對待的人懾於呂不韋的權勢,會低下頭去。有的不服,繼續爭辯,這樣,爭辯者會受到更為粗暴的對待。久而久之,朝廷上便出現了趨炎附勢乃至阿諛奉承之徒。長此以往,朝廷便形成&ldo;一言堂&rdo;的局面。

對此嬴政開始有了壓抑的感覺。

對那些趨炎附勢之徒,嬴政感到討厭了。

對那些阿諛奉承之徒,嬴政感到厭惡了。

嬴政看得明白,趨炎附勢之徒所以出現,阿諛奉承之徒所以出現,是呂不韋以勢壓人的結果。

隨後,他的感覺有了發展:感到不能容忍了。

四、往事(2)

我們上面講過,嬴政自己檢討,近來他有一股莫名的衝動。開始他並沒有想明白,以為這種衝動是莫名的,後來想明白了,自己的衝動僅僅限於他的那個&ldo;不能容忍&rdo;。他不能容忍趨炎附勢之風盛行,不能容忍阿諛奉承之風蔓延,不能容忍&ldo;一言堂&rdo;局面的繼續。

接下來,他的思想感情又有了進一步的變化:想出面改變現狀。

我們還記得那天廷議處理鄭國渠和鄭國問題的情景吧?嬴政那句&ldo;這事容寡人再想一想&rdo;,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發出的。

那句話並沒有任何鋒芒,但它的殺傷力卻是無比巨大的。對它,任何人都不能小視。

嬴政那句話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講出的,表達了自己的意思,但避免了與呂不韋的直接衝突。

自那以後,嬴政決定繼續幹下去。

糟糕的是,他接下來做出了逐客那樣錯誤的決定。

逐客引來了《韓非子》。

讀了《韓非子》,嬴政的思想發生了一個質的變化。

先前,他要改變的是&ldo;一言堂&rdo;的局面,他認為令人討厭的趨炎附勢之風、令人作嘔的阿諛奉承之風,統統都是來自相國的&ldo;以勢壓人&rdo;。要改變現狀,就需去除&ldo;一言堂&rdo;。也就是說,他的目標,是去除&ldo;一言堂&rdo;的作風。

讀了《韓非子》,嬴政的思想改變了。他認為,所以有&ldo;一言堂&rdo;,是因為相國權力太大,勢力太強。

問題還不止此。韓非告訴他,&ldo;人主&rdo;身旁有如此一個重臣,將危及江山社稷的安全。就是說,危害已經不僅僅是趨炎附勢的問題,不僅僅是阿諛奉承的問題。

我們一定還記得嬴政讀《韓非子》時的情景,一定記得他翻來覆去閱讀和背誦那些句子時的情景:

&ldo;千乘之君無備,必有百乘之家在其側,以徙其威而傾其國……晉之分也,齊之奪也,皆以群臣之太富也……&rdo;

&ldo;人主之所以身危國亡者,大臣太貴,左右太威也。所謂貴者,無法而擅行,操國柄而便私者也。所謂威者,擅權勢而輕重者也……&rdo;

&ldo;明主使其群臣不遊意於法之外,不為惠於法之內,動無非法……巧匠目意中繩,然必先以規矩為度……以法治國,舉措而已矣。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辭,勇者弗敢爭。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退淫殆,止詐偽,莫如刑。刑重則不敢以貴易賤,法審則上尊而不侵;上尊而不侵則主強而守要……&rdo;

&ldo;聖人之所以為治道者三:一曰利,二曰威,三曰名,夫利者所以得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