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93部分 (4 / 4)

像是當年紫砂七老中的顧景舟一樣。

陳逸和文老一塊進入瓷窯廠房裡,在窯爐口的兩旁,放了很多等待入窯的瓷器,這一個瓷窯是專門燒製釉下彩包括一些釉上釉下混合彩瓷器的地方。

而如果是燒製釉上彩,就必須要先在這裡燒製成白釉瓷,然後再於瓷面上繪製各種紋飾,然後去往瓷窯紅爐進行低溫烘烤,這種爐子一般也只能燒製一些低溫釉瓷。

文老親自進入窯爐之中,帶著陳逸,拿著他們親手製作的瓷器,為陳逸講解窯爐各個位置的一些好處,以及會出現哪些變化。

在燒製高溫瓷器時,都需要將瓷器放入匣缽中燒造,這是一種瓷器陪燒時的置放器具,並會對瓷器坯件起到保護作用,由於封閉性好,會提高瓷器的質量。

景德鎮窯工有一句俗語,叫做一滿二燒三熄火,這可是說概括了柴燒窯技藝的三個方面,即碼匣滿窯,投柴燒煉,適時熄火,在長達一天的時間中,窯工需要不間斷的加柴燒煉,而且要用一雙火眼金睛來觀測窯膛的溫度,憑藉經驗掌握火候。

在文老的教導下,陳逸再次將一件件瓷器裝入匣缽,等到體驗了一會,完全熟練後,文老繼續指揮著陳逸將裝好匣缽的一些瓷器,放入指定的位置。

等到整個瓷窯裝滿之後,文老帶著陳逸和所有窯工走出了窯爐,然後用磚塊封堵窯口,只留下一個送柴的觀察口。

文老這個瓷窯廠中,有著一位他親自培養出來的把樁師傅,也就是燒窯總指揮,是一個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名叫葛大山。

他從十多歲便開始在文老的瓷窯中當學徒工,到將近二十四五才被文老看中,開始學習燒柴窯,最後終於不負眾望,成為了景德鎮有很大名氣的把樁師傅,甚至於其他的一些柴燒窯在燒製瓷器時,都要找文老說和,請葛大仙前去把樁。

將窯口封好之後,於下午四點鐘左右開始燒製,文老坐在旁邊,讓葛大山帶著陳逸加柴,並且向其講解加柴燒製的一些要點,他也不時的指點兩句。

隨著不斷的添柴,窯口露出了橘紅色的火光,看起來十分的耀眼,葛大仙在窯口一邊添柴,一邊向陳逸講述著他的一些經驗。

這些經驗,有些是文老教導的,有些是他自己總結出來的,但是文老讓他不做任何保留的交給面前的年輕人,他自然會毫不猶豫的去做,因為正是有文老,才有他的今天。

隨著時間的推移,天色慢慢黑了下來,這一件窯口中的火焰,也是更加的引人注目,看著文老依然炯炯有神的雙眼,陳逸不禁暗自佩服。

對於文老來說,製作瓷器,恐怕就是其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像是他遇到了珍貴的古玩,也能幾天幾夜不睡覺一樣。

他之前已經跟隨文老燒過一次窯,當時曾勸說文老去休息,被文老大罵了一頓,對於燒製瓷器而言,最為重要的就是全神貫注,不斷的觀察溫度,加柴燒煉,而不能有一點馬虎走神,否則這一窯的瓷器說不定就毀於一旦。

瓷器正常的燒製是需要一天二十四小時左右,但是在燒製完成後,還需要兩天的時間,來讓窯爐溫度均勻的降下來。

之前陳逸就已經跟著葛大山學習了一段時間,而現在,他同樣是全神貫注的看著窯口,聽著葛大山的講解,將內容與眼中看到的牢牢記在腦海之中。

等到了第二天下午,看了看窯口中的情況,葛大山喊了聲熄火,至此,這一窯的瓷器就算燒好了,文老笑了笑,向陳逸招呼了一聲,準備帶著陳逸去休息,這一窯的瓷器現在算是燒成了,不過想要知道結果,還需要等兩天來把溫度降下來。

這兩天的時候雖然並不像今天那樣需要全神貫注,但也是十分的重要。

陳逸則是一笑,向著文老說道:“文老,您先去休息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