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96部分 (4 / 5)

大帳內一片驚呼,他們自己的工匠居然也能打造,王懷文異常興奮,“殿下,那我們也可以組建一支和隋軍一樣的重甲步兵嗎?”

李世民苦笑了一下,微微嘆息道:“我也是這樣希望,但不現實,這把刀準確說並不叫拍刃,而是叫陌刀,無論對鐵質還是對鍛造技術都有極高的要求,早在一年多以前我們便開始留意這支隋軍的重甲陌刀軍,我特地將長安軍器監最優秀的刀匠集中起來。”

說到這,李世民有點洩氣,他嘆口氣又道:“可惜我們沒有樣刀,更沒有鍛造技術,隋朝對它保密極嚴,唐風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一無所獲,我們的情報也是和王將軍一樣,只知道它極長極細,極為堅硬鋒利,別的便一無所知,所以我們的刀匠耗時一年多才終於打造出一把這樣的陌刀,還有他們的重鎧,我們也造出來了,但問題就在於我們沒有時間和那麼多優秀的工匠,要建一支三千人的重甲陌刀,至少要兩年時間,耗盡大唐傾國之力,才有可能成功。”

秦王的話讓大家心中有些沉重,尉遲恭好奇地問:“殿下,隋軍的重甲陌刀軍難道就所向無敵,沒有剋制的辦法嗎?”

“不!隋軍的重甲陌刀軍也有天敵,在攻打竇建德大營時,竇建德軍使用了床弩,聽說射殺了數百名重甲陌刀軍,或許有點誇張,但床弩鐵箭確實能穿透重甲陌刀士兵的重鎧,這就讓我找到了對付重甲步兵的辦法。”

說到這,李世民微微一笑,“其實辦法還有很多,比如我們挖大坑,他們掉下去就不出來,再用火油焚之,他們一樣死絕,世間萬物總是一物降一物,沒有什麼天下無敵的東西,隋軍也不可能靠一支重甲步兵就能橫掃天下,只要我們有警惕之心,就可以將傷亡損失壓到最小。”

軍帳裡的氣氛又熱烈起來,這時,一名士兵奔進來稟報:“啟稟殿下,弘農郡有緊急情報!”

李世民接過情報看了一遍,臉色一下凝重起來,對眾將緩緩道:“徐世績率軍殺進弘農郡,去斷我們的後路了。”

李世民嘆了口氣,事到如今,不由他不撤軍了,他立刻令道:“傳我的命令,大軍向弘農郡撤離!”

。。。。。。。

由於楊元慶大軍渡河,唐軍意識到無法拿下洛陽,為了不被隋軍斷掉後路,李世民被迫下令撤軍,七萬唐朝大軍向弘農郡方向撤離,將戰場撤到弘農郡,唐軍撤離洛陽,並不意味著他們放棄中原,保住對弘農郡的佔領就成了唐軍的重中之重,一場由楊元慶和李世民之間的大戰,即將在弘農郡拉開序幕。

。。。。。。

第三十章 西路隋軍

從楊元慶在河陽郡大規模肅整軍紀後,徐世績便再也沒有笑過,這是他從軍生涯的最大恥辱,當然,這個恥辱並不是楊元慶給他,而是他對將士過於寬容而最後釀成的苦酒。

在他管轄的軍隊中,竟然出現了豆子崗派和高雞泊派兩個派系,這是天下兩大亂匪中心,更重要是,他對此居然一無所知,使他深深痛恨自己的無能。

事實上,只要人群中地方就有派系,自古以來,任何一支軍隊中都會有派別,都會有利益爭奪,或許不叫豆子崗派和高雞泊派,但也會是別的名字,比如河東派和河北派等等。

幫派中自有其規矩,當幫規和軍紀發生衝突時,違紀事件自然而然就會發生,一般而言,只要不過分損害軍紀,軍中主將也會睜隻眼閉隻眼,不予過問。

這種軍中常識,從軍近二十年的楊元慶焉能不知?他其實不過是借題發揮,用來整肅軍紀,收斂士兵的驕慢之心。

徐世績多少也明白一點,只是他居然不知軍中幫派的存在,再加上他是一個很較真的人,眼睛裡揉不得半點沙子,楊元慶對違紀事件的嚴厲處罰,便使他感到深深的恥辱和自責。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