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呃,素娥館有一位嫵大家……”
陳老皺眉,揮了下手,阻止她再說下去。
那位嫵大家在奉京權貴圈名聲雖響,樂師雅士們卻將她同女妓、靡靡之音、聲色犬馬之類聯絡在一起,陳老對文笙再偏愛,也不願從她嘴裡聽到這個名字。
陳老一邊給文笙做著登記,一邊語重心長地道:“這個題目很大,也許一個出色的樂師傾其一生也研究不出什麼結果來。我看你最近頻繁地借書,融會貫通總是需要時間,你有沒有想過,慢慢來或者效果更好?畢竟你還這麼年輕。”
文笙謝過陳老教導,心中卻暗自苦笑:“不是我不想慢,實在是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未完待續。。)
ps: 推薦總小悟古言《錦謀》,書號3393372,重笙文下有直通車,第一個就是。
第二百六十一章 腹有詩書氣自華(二更)
剛進臘月,雲鷺風塵僕僕回到奉京,還自江北帶回來一個十七八的小夥子。
這少年名叫方山,自稱是王十三的親信,一開口便是“十三哥”長,“十三哥”短,“十三哥看老叫雲大俠跑腿送信,過意不去,特意打發我過來,我們有秘密的送信渠道,既快又安全。”
文笙還能說什麼?
她叫方山先在馬場住一晚。
能免去雲鷺奔波自然再好不過,剩下的,隨他去吧。
方山帶來了王十三的回信。
依舊是那筆慘不忍睹的破字,但文笙卻發現,這一次錯別字明顯得少了,尤其是上回經由她指出來的那些。
帶著明顯的模仿痕跡。
比如說“元愷”二字,元的筆劃少,愷的筆劃多,要按王十三的習慣,應該是元字小,愷字大,且亂糟糟地烏成一團。
信上所有的愷字都比元要小上一號,雖然依舊不好看,比起上一次可強多了。
這大約是因為她當時改那些錯字用的是蠅頭小楷吧。
不過再看信的內容,就沒這麼舒心了。
可能因為文笙回信避重就輕,結果王十三馬上還以顏色。
內容看著不少,像什麼花了大筆銀子欠了好多人情疏通關係,瞭解被扣樂師們的情況,這些話文笙一眼掃過,半個字都不信,剩下的,全是拉家常。
厲建章瘦了一圈,看上去仙風道骨的。好像風一吹就能刮跑了,孔安脾氣太大得罪了人,結果吃了好幾天的黃豆。肚子漲氣,不停地放屁……
文笙苦笑不得之餘,對雲鷺生出了濃濃的愧疚之感,白叫雲大哥跑了一趟,幸好以後送信的人換成了方山。
晚上文笙為雲鷺和方山接風洗塵,飯桌上她按捺不住好奇,套方山的話:“你跟王十三多久了?”
方山頗為得意:“七年了。”
這與文笙猜測得差不多。若非是特別信任,也不會這時候被派來京裡,更不用說什麼秘密的送信渠道。
“王十三重武輕文。沒念過什麼書吧?”
這話從文笙這麼個年輕漂亮的姑娘嘴裡出來,透著一股輕視的意味,方山登時就不幹了:“誰說的,我們大哥手下這麼多兄弟。除了二哥、七哥。就十三哥認識的字多。”
好吧,文笙由此弄明白了一點,王光濟的這幫親信,只有王二、王七再加王十三認識幾個字,其他的堪稱睜眼瞎。
方山見文笙有些不以為然,一轉眼珠,便猜出來大約是王十三信寫得沒法見人,道:“十三哥他們小時候。善堂裡的師父為叫他們專心習武,只讓認識自己的名字。若是有人偷偷摸摸學識字,頭回抓住了就是一通好打,再犯直接趕出去。直到學成武藝出來做事之後,才可以讀書識字,不過到那時候,哥哥們成天東奔西走,忙得很,也就沒空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