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的海水湧入船艙。
當年“塞德利茨”號灌了53oo海水,結果為了駛過威廉港外的水道,士兵們不得不拆走主炮以減輕重量;數月之前,“俾斯麥”號經過激烈的戰鬥後帶著28oo多噸海水返回港口,修復時間長達半年!按照這兩個先例來算,“提爾皮茨”號繼續在海面上漂浮四五個小時應該是不成問題的,可船艙中灌入的海水越多,對戰艦內部結構的破壞也就越大。25年前,有“不沉之艦”之稱的“塞德利茨”號雖然最終得以修復,但再也沒有參加過大地海上行動,這便是個很好的例證。
忙前跑後的安頓好艦上主要事務之後,艦長林格也安靜下來默默的站在張海諾身旁,既沒有抱怨,也沒有不滿,只是臉上那種哀傷和沒落讓人看著非常心酸。一個艦長,最害怕的無疑是失去他的戰艦,最悲壯的也許就是隨著他地戰艦一同沉入大海,而這一切似乎都在前方不遠處。
半晌。張海諾緩緩說道:“東方有句古語:盡人事。聽天命!凡事也不用太過強求。沒能及時撤離地責任在我。事後我會向元解釋這一切地!”
“不。元帥。沒有人能夠預料未來將要生什麼。戰爭便是如此!”看著離冰雪覆蓋地海岸線越來越近。林格依然認真地挺著胸膛。眼中閃爍著一些外人難以讀透地東西。他突然仰起頭。看著已經漸漸黑沉下來地天幕。後面地口氣像是在鼓勵自己:“我們不會就此失去希望地!絕不會!”
張海諾微微一顫。這並不是自己第一次遭遇挫折。卻可能是自己最為消沉地一次。難道勝仗打多了人承受失敗地能力反而減弱了?
不!張海諾在心裡對自己說。要做個勝不驕、敗不餒地人。永遠不被任何人打倒!
這些積極地思想洗刷了腦海中地失落。沉重地心情也因此轉好了一些。至於責任什麼地。那也是後面地事情。張海諾遠眺前方。“沒錯。就算失去了提爾皮茨號、失去了北方艦隊。我們也不會就此失去希望地!畢竟。我們已經控制了地中海。並且掌握著蘇聯戰爭地主動權。帝國地勝利目標其實並不遙遠!”
林格把目光放低到水平位置。然後和張海諾相視一望。那雙原本因為情緒過激而充血地眼睛中流露出了雖然微弱但至少存在地希望。
的確,在德國海軍的努力下,地中海的形勢已經得到了扭轉,進而對北非戰局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燃料、彈藥和兵員供給都得到保證的情況下,隆美爾指揮的非洲軍團正在意軍的配合下猛攻開羅,將英軍趕過蘇伊士運河看起來只是時間問題了。由於地面戰事的失利,英國海軍不但放棄了地中海航線,原本以亞歷山大港為基地活動的艦艇也6續撤離,地中海的大部分海區都已經落入德意艦艇的控制之中,就連“戈本大叔”也敢於在大白天前往埃及近海活動。
整個連鎖效應的下一環便是看似蠻荒卻不平靜的海灣地區年上半年開始,英國就在這一地區採取積極的攻勢,春天剛剛降臨時,英軍輕而易舉的收拾了親德的伊拉克政權,而在德軍入侵蘇聯後的第三個月,也即是年的8月,英國政府又聯合蘇聯向具有明顯親德傾向的伊朗進軍,其中英軍出動海6空軍餘人,蘇軍出兵5千。兩大軍事強國派出的部隊數量雖然不多,但裝備精良且空中優勢明顯。
僅一個月的功夫,兩軍就在伊朗的土地上會師了,並向伊朗國王及其政府出最後通牒,要求交出所有在伊德國人,同時關閉德國及其盟國的大使館。這時的伊朗國王名為禮薩汗,是巴列維王朝的第一代國王,他從白丁平步青雲直到建立王朝之路上並沒有少得英國政府的支援,但在奪取政權後所進行的一系列旨在民族獨立和自主自強的改革措施,卻又反過來損害到了英國政府和大財閥、大企業在伊朗的利益。英國政府自然不會對此坐視不理,軍事上的威脅和經濟上的制裁是他們最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