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部分 (3 / 5)

尊”。

為何皇袍上繡有九條龍?

古人稱帝位為“九五之尊”。前文《易經》已有解釋。又孔穎達《正義》記載:“言九五,陽氣盛至於天,故云飛龍在天。此自然之象,猶若聖人有龍德,飛騰而居天位。”後來就以“九五”比喻君位。而龍袍上的九條龍有四條正龍繡在前胸、後背及兩肩,前後衣襟則各繡有兩條行龍。就這樣,如果從前後看去都有五條龍,隱含有九五之尊之意。不過算算,這樣前後才只有八條龍,另一條龍呢?原來這一條龍是繡在衣襟裡面,除非掀開外面的衣襟才能看得到,所以龍袍上共有九條龍,正好符合九五之數。

第一篇 古代政制(3)

龍袍上除繡有九條主龍外,在雲領、腰部、袖口上也繡有體態較小的龍紋。而龍袍下襬斜排著彎曲的許多線條,則稱為“水腳”,在水腳上還繡有許多翻滾的波浪及挺立的山石寶物,稱之為“海水江涯”,不僅蘊涵著“福山壽海、綿延不絕”的吉祥象徵,同時也隱喻“江山一統”、“萬世昇平”之意。

乾隆皇帝的龍袍

中國古代皇帝的龍袍上並非都繡的是龍紋,其實還有其他紋理的。以乾隆皇帝的龍袍為例,其穿的袍上還繡以五彩雲紋、蝙蝠紋、十二章紋等吉祥圖案。五彩雲紋是龍袍上不可缺少的裝飾圖案,既表現祥瑞之兆,又起襯托作用。紅色蝙蝠紋即紅蝠,其發音與“洪福”相同,也是龍袍上常用的裝飾圖案。在龍袍下襬排列著代表深海的曲線,這裡被稱為水腳,水腳上裝飾有波濤翻卷的海浪,挺立的岩石,這種紋樣被稱為“海水江崖”,寓意福山壽海。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是誰發明的?

奉:遵照;奉天:遵從天意,指皇帝受命於天;承運:繼承新生的氣運,指君權神授;“皇帝”、“詔”是秦始皇最早使用的。漢承秦制,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備的皇帝制度。“詔曰”這兩個字則最早用於漢代的帝王文書中。之後被歷代帝王沿用下來。可是,“奉天承運”這幾個字,在明朝以前卻從未在史書中出現過。

一種說法為:“奉天承運”這四個字連用開始於朱元璋,不僅因為他命名的“奉天殿”,還因為他所捧的大圭上面刻著這幾個字。這一說法則是由明朝萬曆時期的天文學家沈德符最早提出來的,在他寫的一本《萬曆野獲編》中記載,明太祖訓中曾經說過,皇帝所執的大圭刻著“奉天法祖”這幾個字,所以皇帝也被稱為“奉天承運皇帝”,皇帝頒佈的詔書前面也都會加上“奉天承運皇帝”的稱呼。“奉天承運皇帝”這稱號再加上“詔曰”這兩個字,重新斷句,漸漸就演變成了現在電視劇中常聽到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說法。

秦始皇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從根源上來說,應該溯源到秦始皇。當時他稱雄天下,不再滿足於王的稱號了,定名號為皇帝,自稱為“朕”,命為制,令為詔,其玉璽上就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以昭示其合法性。

從什麼時候開始稱皇帝為“萬歲”?

“萬歲”這個詞本來只是人們由於內心喜悅以示慶賀的歡呼語。秦漢以前,歡呼“萬歲”是比較普遍的事。比如馮諼替孟嘗君在薛地燒掉債券,頗得人心,於是“民稱萬歲”。

秦漢以後,臣子朝見國君,拜恩慶賀,也常常呼喊“萬歲”,並逐漸成為一種禮節。為了表示對皇帝的尊敬,“萬歲”便成為帝王代稱了,但這並不是帝王唯一或專有的稱呼,當時叫“天子”也可,“天之驕子”,表明其擁有的權力是上天所賦予的,至高無上。如果對別人呼喊“萬歲”,皇帝也不干涉。漢武帝曾想把“萬歲”據為己有,不許別人用。但是人們並不全遵照他的意志,一到高興的時候還是歡呼“萬歲”,禁不了也無可奈何。

到了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