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部分 (3 / 4)

家客店裡。盧生在吃飯的時候偶然碰到了呂洞賓,二人便像老朋友一樣談起話來。談話之間,盧生便連連怨嘆自己窮困的境況。呂洞賓於是便從行李中取出一個枕頭來,對盧生說:“你枕著這個枕頭睡,就可以獲得榮華富貴。”這時,店主人正在煮黃色的小米飯,離開飯時間尚早,盧生就枕著這個枕頭,先睡一會兒。不想一躺下去立刻做起夢來。在夢裡,他娶了清河崔府裡一位高貴而美麗的小姐,生活闊綽,十分體面。第二年,他又考中進士,之後又步步高昇,一直做到節度使、御史大夫、宰相。後來他還被封為“燕國公”。他的五個兒子,都和名門望族攀上了親,而且也都做了大官。他一直活到八十多歲才壽終正寢。夢一結束,他就醒來了。這時,他才發覺原來是一場夢,店主人煮的小米飯還沒有熟。盧生想想幾十年榮華富貴,竟是短暫的一夢,很覺驚異。呂洞賓笑道:“人生就是這樣!要想真正享受榮華富貴,必須靠自己的雙手去努力,去創造。”於是,盧生受到這個夢的影響,便不再隨便抱怨自己的苦楚了,而是以實際行動去慢慢踐行自己的人生目標。

為何誇口說大話被稱為“吹牛”呢?

人們經常稱呼那些說大話的人為吹牛。那麼為什麼用“吹牛”來指代人們說大話呢?這個詞又是怎麼來的呢?

經專家考證,“吹牛”這一俗語來源於陝甘寧和內蒙古一帶。以前,這些地方緊挨著河流,所以當地的人們得靠著皮筏子過河。皮筏子有羊皮的,也有牛皮的,用的時候,就往裡面吹氣,紮好口後,才能作為渡河的工具。小筏子連在一起就成為大筏子;大筏子如果連在一起,數千斤的重物便可以透過河道。所謂吹牛,就是往皮筏子裡吹氣,看似簡單,其實是需要技巧的。因為吹牛有一定的難度,於是人們便在諷刺那些說大話的人時,總是說:“有本事去河邊吹吹牛看看。”久而久之,吹牛皮就成了說大話的代名詞。

名詞雜談(17)

吹牛皮這句俗語至少在宋朝便已成為人們的流行語,有故事為證:

宋朝有一個很愛吹牛的人,名叫楊璞。宋真宗求賢,人家就把他舉薦了上去。可是他什麼也不會,在皇帝面前撓破了頭皮也沒有作出詩來。本想生氣的宋真宗可憐他年紀大,便讓他第二天交一首詩。楊璞一晚上沒睡著,輾轉反側,直到天亮時也沒想出個什麼好詩句。到了朝上,他便硬著頭皮把從家裡出來時老婆的臨別贈言給獻了上去:“更休落魄貪酒杯,亦莫猖狂亂詠詩。今日捉將宮裡去,這回斷送老頭皮。”宋真宗看完他的詩後,感到好笑,問是誰寫的。他交代說是出門時老婆的話。宋真宗說:“看在你老婆的份兒上,這次放過你這個吹牛大王,要不然真要了你的老頭皮。”

“花架子”的來源

“花架子”就是指那些花哨而不實用的武術動作,比喻外表好看但缺少實用價值的東西。你知道“花架子”這個詞的來源嗎?

傳說,元代黃道婆的紡織技術名揚天下,在她的帶動下,當地男女老少都會織布。當地有個姓李的窮秀才,自命清高,不管父母怎麼說,他就是不去學習紡織技術。後來這位李秀才到浙江湖州當了一名私塾教師,勉強混口飯吃。其實,湖州也是個紡織之鄉,村裡人知道新來的李秀才是黃道婆家鄉的人,就紛紛找他請教紡織新技術。這下可把李秀才難壞了,可是他又不願意承認自己不懂紡織技術,於是便欺騙大家說自己雖然不會紡織,但可以把織機圖紙畫出來。村民們便信以為真,高高興興地請來木工,照著圖紙做了一架紡織機。可是,村裡再靈巧的織婦也不會使用它織布,後來,黃道婆的新式織機傳到這裡,人們才知道李秀才畫的織機中看不中用,所以人們就把它叫做“花架子”。

“五福臨門”中五福所指什麼?

我們經常會說“五福臨門”。對於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