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部分 (3 / 5)

之無奈了。’”《紅樓夢》第七十五回:“賈母笑道:‘正是巧媳婦做不出沒米兒粥來。’”直到今天才基本定型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秦牧《〈藝海拾貝〉跋》:“缺乏生活知識,任何有藝術技巧的人也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什麼形象、概括、虛構、想象,都只好‘停工待料’。”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二篇 民間風俗(3)

“打牙祭”的來源

“打牙祭”指的就是吃肉,反映的是四川人的祭祀習俗。此詞在四川等地區使用十分廣泛,究其來源,有多種說法,主要有三種:

一說舊時廚師供的祖師爺是易牙,每逢初一、十五,要用肉向易牙祈禱,稱為“禱牙祭”,後來訛傳為“打牙祭”;

二說舊時祭神、祭祖的第二天,衙門供職人員可以分吃祭肉,故稱祭肉為“牙(衙)祭肉”;

三說“牙祭”本是古時軍營中的一種制度。古時主將、主帥所居住的營帳前進,往往豎有以象牙作為裝飾的大旗,稱為“牙旗”。每逢農曆的初二、十六,便要殺牲畜來祭牙旗,稱為“牙祭”。而祭牙旗的牲畜肉(又稱為牙祭肉),不可白白扔掉,往往是將士們分而食之,稱為“吃牙祭肉”。

中國的“伯、仲、叔、季”是怎麼回事?

在先秦時期,姓不但是女子能否與男方婚配的重要標誌,而且還具有區別女子結婚與否的重要作用。因為那時的女子雖有名字,但限於周禮“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的規定,女子的姓於是擔負社會通用的名的作用。未婚姑娘為了加以區別,一般在姓前冠以孟(伯)、仲、叔、季,用以表示老大、老二、老三、老么這種排行。如古書所記孟姜、仲子、叔姬、季某,意即姜家的大女兒,子家的二女兒,姬家的三姑娘,某家的么姑(哭倒長城的孟姜女並不姓孟,而是姜家的大女兒)。女子嫁出去以後,一般用丈夫的姓和孃家的並列稱某某氏,如一位姬姓女子嫁給衛國大夫孔圉做妻子後,就叫孔姬;若是李姓女子嫁給張姓男子,婚後只能稱為“張李氏”或“李氏”,這種稱叫方式在當今某些農村還能見到。

根據《國語辭典》記載:“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長幼之別字也。”同時,伯、仲、叔、季,也是指兄弟長幼的次序。辭典的解釋為:“兄弟排行的次序,長兄為伯,次為仲,又次為叔,最幼為季。若兄弟三人,則稱孟、仲、季。”

劉邦為什麼又被叫做劉季

劉邦在未稱帝之前有人叫他為“劉季”,這與我們在上文所提到的一些伯、仲、叔、季常識有很大關係。古代人十分講求輩分,但是窮人家孩子的名字,家裡人往往不太重視,於是往往用一些輩分作為孩子的名。古時候對上了年紀的男子、婦人分別尊稱為公與媼,兄弟排行的次序以孟、仲、季相列。劉邦因為出身寒微,世代務農,所以和其他窮人家的孩子一樣連個正兒八經、像模像樣的名字都沒有。於是人們就把劉邦的父親就叫劉太公,母親叫劉媼。家中劉邦兄弟三人,大哥早死,二哥叫劉仲,他是老三,理所當然地就叫了劉季。

“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的說法對嗎?

在生活中,不少人都有過眼皮跳的經歷。跳動多出現在上眼皮,有時也會在下眼皮,不為人的思維和意識所控制。眼皮跳分為生理性和心理性,前者一般很快就會過去,有時候也會持續幾天;而後者比較嚴重,呈進行性發展。

民間常有“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的說法,因而右眼皮跳動會讓很多人擔心。有些算命先生利用人們的這種恐懼心理,逐漸編造出一系列的迷信謊言。其實也並非所有時間右眼跳就意味著破財等不好的徵兆。如他們認為:子時,即23點~01點前,左眼跳意味著意外之喜降臨,會有不錯的好運;而右眼跳就是有人請你吃飯,可以省下一筆錢,但是這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