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寶鑑天佩> 第553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53部分 (3 / 5)

如今世間流傳的《蘭亭序》,大多都是那時候的摹本或者後人仿摹本的作品,至於真跡,則是被唐太宗帶入到了昭陵之中。

只是誰也沒想到,在唐末那兵荒馬亂的年代,這個空間裡的人,竟然將這幅字帖從昭陵中給盜了出來,千百年過去,居然落在了秦風的手上。

秦風沒有急於將字帖開啟,因為觀摩字畫,要將自己代入其中,如此才能讀懂字畫神韻,用手輕輕撫摸著這卷軸,秦風心中默唸起《蘭亭序》中的詞句來。。

晉穆帝永和九年農曆三月初三。王羲之,曾在會稽山陰的蘭亭,今紹興城外的蘭渚山下,與名流高士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舉行風雅集會。

與會者臨流賦詩,各抒懷抱,抄錄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會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寫一序文,記錄這次雅集,即《蘭亭集序》。

短短的三百二十個字,描繪了蘭亭的景緻和王羲之等人集會的樂趣,抒發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隨化,終期於盡”的感嘆。

王羲之書寫字帖的時候,情緒時喜時悲,喜極而悲。文章也隨其感情的變化由平靜而激盪,再由激盪而平靜,極盡波瀾起伏、抑揚頓挫之美,所以《蘭亭集序》才成為名篇佳作。

默讀著整篇蘭亭集序,秦風彷彿也被帶入到了古代那文人彙集的地方,體會著王羲之的那種積極入世的人生觀和人生短哲,盛事不常的感慨,一時間思緒萬千。

帶著那種情緒。秦風緩緩的在桌面上攤開了軸卷。

“嗯?這……這確實是王羲之真跡無疑了!”剛剛開啟卷軸不足五公分,秦風就看到了一方紅印。上書“貞觀”二字。

秦風看過一個文獻,說是唐太宗李世民曾經親手製作了一方“貞觀”玉印,專門用來御藏書畫。

諸如此類的皇帝還有唐玄宗的“開元”印,宋徽宗的“宣和”印,乾隆時的“乾隆御覽之寶”,都是專門用作在字畫上的。

在諸多傳世字畫中。唐玄宗的“開元”印出現的最少,宋徽宗的“宣和”印出現的次數次之,都算是彌足珍貴的

至於乾隆的“乾隆御覽之寶”則是爛了大街,這個印章在書畫收藏界名聲很臭,像個狗皮膏藥一樣到處亂蓋。有時甚至會破壞字畫的整體美感。

而唐太宗的那方“貞觀”印,卻是隻聞其名為得其見,至今流傳下來的字畫中,沒有一件蓋有這方印章。

為此有很多收藏家和歷史學家,甚至懷疑這方印章是否存在,學術界因此還發生過一番辯論,在沒有實物的情況下,最後卻是誰都說服不了對方。

眼下尚未得見字帖,就見到了這方鈐印,秦風的心一下子就被提了起來,僅僅是這一方鈐印,就能解決當年那學術界的爭端了。

接著往下推開軸卷,秦風的眼睛頓時又愣住了,因為下面的一個大印,上面赫然寫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

“這……這是傳國玉璽啊!”秦風再一次震驚了,他沒想到,唐初不知下落的傳國玉璽,竟然真的落在了李世民的手上。

“這幅字一定不能拿出去!”

見到這兩方印章,秦風頓時打定了主意,如果他將這幅字拿出去的話,恐怕一準就會被國家給盯上,說不定就給自己安上個盜墓的名頭。

接著開啟軸卷,王羲之的字型頓時躍然紙上,雖然時隔上千年之久,但那些字依然筆畫清晰,筆法、墨氣、行款、神韻都讓人歎為觀止。

尤其是字帖上的“破鋒”、“斷筆”和“賊毫”等處,和後來的摹本都有很大的不同,顯得極為自然,應該是一筆寫成,沒有絲毫的滯礙感覺。

整幅字帖上的字跡,顯示出了先後的層次,行筆蹤跡、墨色濃淡十分清晰,間架結構也是左右映帶、攲斜疏密、錯落有致,顯得自然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