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3部分 (2 / 5)

之。”

“哦,有何妙策?”

太子這邊撤行臺撤護軍府,讓李世民搬出大內,重申敕、令、教的上下等級,其實都是一直在打壓李世民的威望,而且都是堂堂正正的手段。

李世民連反對的理由都找不到。

這種光捱打還不了手的感覺是很糟糕的。

“我勸殿下暫時低調,其實關鍵的不是殿下當不當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或在不在大內居住,又或者秦王教是否能與太子令並行,最關鍵的是秦王殿下能得到多少人的忠心。只要有人,就輸不了。”

“因此,太子要撤行臺,那就讓他撤。他要讓秦王般出大內,那就搬,搬出去了其實還更安全,更方便。太子要撤掉護軍府,也沒關係。我們還可以趁機把秦王府的將領們安排到外面,分掌兵馬,還更有利。”

裁撤行臺是勢在必行的,畢竟行臺權柄太大,就如陝東道大行臺,差不多管轄河東河北河南三地的軍政大權,簡直就是個關東******,誰能容忍,不說太子,李淵也不可能一直讓他存在的。

但撤了行臺,朝廷也一樣還會有軍事上的需求,不可能三百多州就這樣散著,雖設了十五道監察州,可監察州只是監察,不管具體的行政的。

尤其是現在好多地方還有叛亂未平,邊疆之地更是不穩,軍事上的壓力很大。因此如今各地存在著許多總管府,一些刺史加總管號,並加使持節名,可以總領軍政。

有的總管管數州甚至十餘州,也有總管管一兩州的,總之就是負有軍事重任。

張超覺得,完全可以上奏朝廷,整理一下這些總管啊都督等,統一一下。

“十五監察道的設立不錯,但只是監察,現在地方几百州,朝廷中央根本管不過來了,尤其是許多邊疆之地還不太平,而許多腹心內地也是新附不久,因此我以為,朝廷有必要在監察道觀察使之外,再設一武將,以統管兵馬。”

張超意思很簡單,朝廷嫌行臺權力太大,撤了。可又對地方州縣兩級制管不過來了,加了一個十五道監察道,監察方面雖然加強了。可地方上的軍事方面卻還是散著的,沒有了行臺的總領,就顯得太散了。

因此張超建議,朝廷再設十五個大都督,京畿和都畿的可以是親王遙領,其餘十三道則派出大將鎮守。大都督府下,還可按需要,設立一些都督府分領。

“觀察使是文,大都督是武,州縣之上十三道有這一文一武統領,可解需求。”

四大行臺,改成十五道大都督府和監察道,文武分領道內州縣民政和軍事。

房玄齡聽到張超的這個說法,有些眼前一亮。

漢魏時就有都督府,後來還兼領刺史,總領軍政。到了周隋,改稱總管。

隋朝時,更有五大總管府,幾乎是把大隋江山分領,各統數十州,權柄極大。

唐朝此時也有總管府,但又設定了一些都督府,反正有些混亂,但沒有如隋朝時的那種大總管府出現。

張超也沒想過弄大總管府,要不然,那就是大行臺變大總管府,換湯不換藥,朝廷也不會答應。

他提出這個十五道大都督府,其實也是為李世民考慮的。李世民當不了大行臺尚書令,也出不了京了,那就讓他的手下去爭些大都督、都督的位置,這些可都是能統兵的職位。

只要手下忠心,撒出去了既能統兵,還有地盤,這實際上也依然是儲存李世民實力的一個辦法。

十五道大都督,只管軍事,且不兼刺史,不管州事,那麼大都督加使喚持節,也只是一個派駐將領,對朝廷來了說,既能滿足軍事需要,又不用擔心地方將領實力過強,擁兵過重。

畢竟只統兵不管民政,他們還是限制比較多的,再在這些大都督下,多設些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