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鬼王是有預謀的……”
“廢話,現在就是一頭豬,也能看出來了!”
聲音頓時大了起來,激動道:
“我是說他從進入涼州的那一天起,就有預謀!”
聽者仍是語氣幽幽:
“我覺得他還沒進入涼州,就已經有預謀了,當年多少人家在暗中與隴右漢中有往來?”
說不定從那個時候起,馮鬼王就已經在謀劃如何分化涼州內部了。
這不,才幾年時間?
不說那些袖手旁觀的傢伙,就是一向經不起鼓動的羌胡,現在都沒啥動靜了。
偶爾心動的,一旦得知有鐵甲騎軍,當場就直接翻了臉,把派去遊說的人套了麻袋,扭送到官府去了。
美其名曰捉拿逆賊立功套逆賊腦袋的麻袋還是南鄉產的!
你跟誰說理去?
人心散了哇,再沒有以前那種一呼百應,此起彼伏的熱鬧了。
當年張公,就算是成了魏國的執金吾,都藉故不願意離開涼州。
而現在呢?
張家已經鐵了心要當漢國的走狗了。
“這朝廷是一手舉屠刀,一手拿票子,逼著大夥站隊啊!欲拿票子者眾,敢向屠刀者寡哇!”
這番廢話話讓旁邊的人直翻白眼。
要不是為了家中子弟,我也願意拿票子呢……
若是沒有血淋淋的例子在前,說不定還有人願意放手一博。
但事到如今,看到官府真敢下狠手,連屠兩族,根本就不顧忌可能造成的涼州動盪。
屠刀還沒舉到自己頭頂呢,已經有人心裡在打鼓了。
真要到了最後關頭,不知在場的,還有多少人有勇氣拉著全族人為幾個族中不肖子弟陪葬?
“張家說了,讓我們在一個月內把人送出去,一個月的時間啊,說明官府根本就不怕人跑了,更不怕我們會……”
最後的詞沒吐出來,但誰都知道他要說什麼。
管你是要反還是要舉大義,有本事就擋鐵騎。
官府就這麼一個態度。
簡直是不把涼州百年之亂看在眼裡,欺人太甚!
相比於在涼州掀起腥風血雨的趙廣,李遺就顯得低調許多。
丞相去世後,相府自然也就不存在了,身為丞相府參軍的李遺,以尚書郎的身份,轉入了尚書檯。
只是尚書令蔣琬在留守錦城的時候,自有一套班子。
如今自然是全部帶來了漢中。
再加上尚書檯正式接替相府,才剛剛承擔起處理全部政務的責任,各個戶曹之間還沒有穩定下來,一時間比較混亂。
李遺又是從相府轉過來的,這些日子竟是有些無所事事。
哪知有一天,尚書檯突然收到從關中送來的鎮東將軍的一封信。
說是希望派李遺前往錦城,協調一下東風快遞轉運糧草的問題。
每逢大戰,興漢會都會協助朝廷運轉一部分糧草,這已經是慣例了。
再加上馮鎮東又是興漢會的會首,如今身處前線,統領大軍。
以他平尚書事的身份,親自點名讓尚書郎李遺前往,蔣琬自然沒有阻攔的道理。
“關中乃大漢舊都所在,故這大軍糧草之事,乃是重中之重,尚書郎到了錦城,萬不可疏忽。”
臨走前,蔣琬還殷切叮囑了一番。
雖然大戰已是平息半年,但魏賊虎視於東,不可不小心。
蔣琬知李遺在興漢會的地位不低,故而派他前往錦城協調,相信正是最合適的人選。
李遺應下之後,回到自己府中,收拾了一番行李,與府中妻小告別,便往錦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