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定會被司馬昭所害,便召集手下親信對他們說:“司馬昭的野心連路上的行人都知道,我怎能再忍受下去?今天我們便去*他。”大臣們心知司馬昭握有軍權,都連聲勸阻。曹髦年輕氣盛不聽勸告,帶著數百人去襲擊司馬昭。結果這支隊伍在半路上就被司馬昭的兵馬殺散,曹髦也被殺死。司馬昭為了能讓司馬氏取代曹氏竭盡心力,雖然他沒有稱帝,但在他所建立的基礎上,他的兒子司馬炎建立了晉朝。
阿斗忘蜀為洛陽
樂不思蜀:
劉禪字公嗣,小名叫阿斗,是三國時期蜀漢的第二位君主。蜀漢被魏國滅亡,劉禪投降了魏國,居家遷往洛陽。司馬昭為了考驗劉禪,故意在他面前演奏起蜀地的歌舞。跟隨劉禪來的大臣都黯然落淚,劉禪卻看得津津有味。一次司馬昭見到劉禪問他:“你是否思念蜀地?”劉禪想了想說:“我在這裡很快樂,已經不想蜀地了。”劉禪手下的大臣郄正聽說後,便對劉禪說:“以後若是他再問您,您便說因為父親的墳墓在蜀地,非常想回去。只有這樣說,我們才有可能回去。”劉禪聽從了郄正的建議,便尋機哭著對司馬昭說了同樣的話。司馬昭聽後問劉禪說:“這恐怕是郄正教你說的吧?”劉禪聽了竟驚道:“的確是郄正教我的,你怎麼知道的?” 由於看到劉禪是一個很昏庸的人,司馬昭將他封為安樂公。“扶不起的阿斗”被後來用來形容那些昏庸無能的人。
相關知識
《出師表》:
《出師表》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兩次北伐曹魏前,上呈給後主劉禪的奏章。《前出師表》作於公元225年,收錄在《三國志》卷三十五。文章情意真切,感人肺腑,表明諸葛亮北伐的決心。諸葛亮在表中告誡後主要“親賢臣、遠小人”,多聽取別人的意見,為興復漢室而努力。《後出師表》作於公元226年,諸葛亮在文中表示為了國家,決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深刻地表現了諸葛亮對國家的忠心耿耿。其中的“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一句經常被後人引用。南宋謝枋的《文章軌範》中引用安子順的說法說:“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意為:讀了《出師表》不被感動哭的只有不忠的人。)由於《後出師表》有一些悲觀情緒,又沒有被《三國志》收錄,故也有學者認為《後出師表》並非出自諸葛亮之手。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一種重要的官吏選拔制度,也叫九品官人法。公元220年,九品中正制度由魏吏部尚書陳群制定,主要內容是由官員擔任中正將人才評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九品中正制創立之初,評議人物的標準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並重。但由於魏晉時充當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參預中正推舉權,造成了獲得二品者幾乎全部是門閥世族,門閥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的選拔權。後來在中正品第過程中,才德標準逐漸被忽視,家世則越來越重要,甚至成為唯一的標準,到西晉時終於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到南朝時期,中正的評議所重視的只是魏晉間遠祖的名位,而辨別血統和姓族只須查譜牒,中正的品第反成無足輕重的例行公事。在十六國和北朝時期,由於各政權具有少數民族統治的性質,九品中正制的作用也不能與兩晉南朝相提並論了。北魏初、中期,並未實行九品中正制。孝文帝改制,班定族姓,才又開始實行九品中正制,後來便流於形式了。到了隋朝,隨著門閥制度的衰落,九品中正制最終被廢除。
西晉至南北朝時代簡介
在經歷了慷慨激昂的建安時代之後,中原大地最終為西晉所統一。晉武帝吸取曹魏的教訓,將司馬氏子孫封在各地為王,想借以鞏固晉朝的統治,卻埋下了*的種子。當晉惠帝登上帝位之時,各地的司馬氏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