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0部分 (3 / 4)

從李社村徵六百畝地,已經夠用了。

不過,要在渚江北岸建設數百萬噸級的電爐鋼基地,就要以工業地儲備的形式,將李社村的土地都徵集過來,這是今後三五年間要逐步去做的事情。

不僅不能在李社村重新劃批宅基地安置拆遷農戶,村民集中居住區,甚至還要更西邊的蔡家橋徵地建設,這樣才能跟規劃一致起來,不至於今年建了、過三五年再拆。就算浪費一點無所謂,但村民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鎮上討論過,後期會考慮將李社村跟蔡家橋合併成一個行政村,”沈淮跟宋曉軍吐露鎮政府對未來的建設規劃,“新規劃的居住區在西片,李社村民集中居住區建設,也將在蔡家橋村居委會附近劃出一塊整地來。這樣,鎮上只要沿梅溪河東岸往南建一條柏油路,就能讓李社跟蔡家橋同時跟鎮區相通……”

第一卷 第一百七十一章 合併辦學

更新時間:2012…09…14

看過碼頭工地,沈淮沒有停下來了,拉著朱立、宋曉軍擠坐他的車,繼續往裡走。春雨綿綿不絕,通往李社、蔡家橋村的路又沒有硬化,吸足了雨水,浸得鬆軟,給車子碾過,整個路面都開始翻漿。

比起李社,蔡家橋村更窩在裡面,整個村子也最為窮困,一路過來的屋舍十之六七都是土坯牆茅草頂,罕有人家翻建樓房的。

車在蔡家橋村小學前停下來,停在坑坑窪窪的村便道邊上。

春節期間,蔡家橋村小的校舍垮塌了一片,好在學生教師那時都已經放假,沒有出現惡性傷亡事故。

當前鶴塘鎮跟梅溪鎮還屬於霞浦縣,縣裡本打算為蔡家橋村小撥了五萬元維修校舍。後來兩鎮劃並唐閘區的步驟加快,縣裡這筆錢就沒能下來,而區裡又要梅溪、鶴塘兩鎮財政自理,也不理會鶴塘的教育艱難。一直拖到李社、蔡家橋兩村近日劃併到梅溪鎮,這個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

兩鎮行政區域調整之後,李社、蔡家橋就立即把兩村存在最嚴重的問題捅到鎮上,一方面是問題實在嚴重,一方面也是試探鎮上對兩個村的態度。

沈淮是清楚知道梅溪、鶴塘兩鎮給要求財政自理之後,對區裡的牴觸心態,雖然鎮上的財政還談不上寬鬆,但想李社、蔡家橋兩個村能融入梅溪鎮,對這兩個村的問題就能放手不理。

蔡家橋村把村小校舍的問題反應上來,沈淮看過碼頭工地,見天色還早,就趕過來親眼看一下情況嚴重程度,還沒有來得及通知村裡。

打電話到村委會沒人接,沈淮讓邵徵直接問人去找村幹部,他與黃新良、朱立、宋曉軍他們往學校裡走。

村小也沒有什麼正規的操場,兩排水杉樹之間的空地,就是學生活動的場地。已經過了放學時間,還有些小孩子,不顧地上積水,還在場地上瘋玩。

邊角一座簡陋的沙坑,還有一張磚砌抹水泥的乒乓球桌。

在場面的北面有兩排平房是教室兼辦公室,平房破舊不堪,不知道幾十年前抹了石灰,已經快要剝落乾淨,露出風化發鏽的紅磚來。

垮塌的校舍在第二排,整個左側兩間教室都倒掉。廢墟已經給清理過,不過還留下齊腰高的半截殘牆在那裡,也沒有看出要重建的樣子。

沈淮沒有管那垮塌的校舍,往右邊走去,從蔡家橋村送到鎮上的資料來看,這邊應該是村小的教師辦公室。這時候時間還早,學生已經放開,心想應該能走到老師詢問情況。

不過右邊的兩間平房裡,都放滿課桌凳,講臺前有個頭髮花白的女教師坐在那裡批改作業,有兩名十一二歲的小學生在教室裡打掃衛生……

那個女教師抬起頭來,看沈淮他們站在門外,問道,“你們找誰?”

“趙良校長在不在?”黃新良問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