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部分 (2 / 2)

的絕佳之地。

在香雲路中段的拐彎處;有方形巨石矗立路側;巖面海天佛國四個大字出自明代抗倭名將侯繼光手筆。每個字約一米見方;它十分貼切地概括了普陀山的風光特點;後來便成了普陀山的代稱。在海天佛國崖上又疊一石;高插雲海;險而且玄。石上刻著雲扶石三個字。石上有一小潭;如碗如缽;承受天露;日積月累;清冽不腐。話說郭沫若曾到過此處;郭老擬出上聯佛頂山頂佛;一個山民對出了絕妙的下句;雲扶石扶石。所以三人行是必有我師的。海天佛國崖周圍多老杆矮松;虯枝橫臥;有黃山古松的韻味。

聽導遊介紹;山上大概一千多個臺階。沿路上去;路邊賣佛鏈;佛珠的小攤子數不甚數。吆喝聲連綿起伏。實驗室的下顏倒了一口礦泉水在玉佩上就走了;攤主不斷地在後面斥責著。小顏跟我說;想試試他的玉佩真假;弄得我啼笑皆非。此處的新鮮事情確實很多。我為你們隨便說兩件。一個是路邊賣的大水果;像橘非橘;像橙非橙。另一個是在一個山洞口;一個婦女往礦泉水瓶裡灌山水;大聲宣稱此乃仙水;聖水;1元錢1瓶。是不是仙水聖水我不知道;我也不想去知道。

到了山頂;已經汗流浹背;我們仍然興致勃勃。眼前就聳立著一塊石頭;寫著佛頂山三個大字。走進佛頂山的正門;穿過一片林蔭小道;同事們駐足拍照。眼前豎立著一個石碑;書著同登彼岸。不遠處石壁上的"佛頂頂佛"更加氣派。再往裡走就到了普陀山的第三大寺慧濟寺。寺內大雄寶殿用彩色琉璃瓦蓋頂;在陽光下呈現"佛光普照"的奇景。此寺原為一石亭;供佛其中。明代僧人慧圓在一石上發現慧濟禪林四字;遂在此建立慧濟庵。至清乾隆年間建圓通殿;玉泉殿;大悲樓;擴庵為寺。光緒年間德化禪師請得御賜"大藏經"在寺中珍藏。當年就把寺廟大肆修茸;成為普陀第三巨剎。它跟普陀山其他寺廟不同;普陀到處都是供奉觀音的;惟獨這裡供奉的是釋迦牟尼;觀音殿在藏經閣西;是後來由普陀山佛教協會為彌補佛頂山無觀音而補建的。觀音像高27米;牆壁上還鑲嵌了彙集唐宋元明清名畫家的傑作123尊石刻觀音像。

大大小小的九個殿我拜過之後;來到了後院一座彌勒佛像前;笑佛笑容可拘;坦胸*;形態瀟灑。我也受到笑佛的感染;心花怒放。吸著檀香的味道;穿過縈繞的煙霧;我回到了隊伍中。即使意猶未盡;也不得不與這個海天佛國;天外之挑花源依依而別。 。 想看書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