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赫聞言自是大喜,再也顧不上繼續洗澡了,忙踩上木臺階歡呼道,“太好了!我們統統真是大秦最給力的後勤及時雨啊!”
自從月初,他長出第十二顆乳牙後,便摩拳擦掌想當一個每日認真刷牙的好寶寶——他曾在小說上看到,古人是用楊柳枝刷牙的,正好能趁機體驗一下!
哪知等他主動早早爬起來,與扶蘇一道盥洗時,才發現這時期根本沒有刷牙的概念:如扶蘇這般的王族子弟,也不過是用放了鹽的清水漱口,再用淘米水蘸絹布洗一把臉。
明赫這才迷迷糊糊地詢問系統,說好的古代有楊柳枝蘸鹽刷牙呢?
系統很快就給他解了惑——楊柳枝確實是有的,但要等到玄奘從印度回來後,才漸漸在晚唐時期興起。(1)
華夏最早的護牙意識大約源自周朝,因為在周禮中有“雞鳴初,鹹漱口”的規定,貴族每日晨起後,皆要以鹽水漱口。
後來,隨著茶葉和藥材的普及,到南北朝時期逐漸以茶水來漱口,或以中指來蘸鹽或蘸藥粉潔齒,稱之為“揩齒法”。
而玄奘前往印度求佛經之時,看到當地僧人用一種叫“齧齒木”的嫩枝和根鬚清潔牙齒,待他回到長安後,發現大唐並無此木種,便取來相對柔軟的楊柳枝,將其兩端嚼成掃帚狀,華夏才有了最早的“牙刷”,晚唐也出現了“晨嚼齒木”的刷牙風俗。
當然,雖然楊柳枝的創意是從印度佛教得到的,但在經濟高度繁榮的北宋時期,善於舉一反三的華夏人,已經率先發明出真正意義上的牙刷——以竹、木、骨、玉為手柄,以豬鬃為刷毛,非常地接近現代牙刷。(2)
當時,系統還善意提醒了他:楊柳枝再柔軟也是樹枝,用它刷牙是會戳傷牙齦的,莫說小孩子,即便是大人也不適合長期使用。
在前世早晚都要刷牙的明赫,一直惦記著牙刷一事呢,沒想到今天倒雙喜臨門了!
這時,系統已經高興地舉著試題唸了起來,“澡豆這個詞,最早出現於三國曹操的《上雜物疏》,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也是專供少數上流貴族使用的奢侈品,配方嚴格保密,絕不洩露,直到唐朝神醫孫思邈奉命‘使家家知悉,人人自知’,才在《千金方》和《千金翼方》中公佈了宮廷澡豆的配方”
“配方一,以除溼行氣的白芷、木香、藿香各二兩,理氣開胃的冬葵子與斂肺降火的瓜簍仁各四兩,消腫祛風的零陵香與甘松香各二兩,搗碎成粉狀後,再混入含有皂角苷的畢豆粉三升,便能製出兼具清潔、美白、清熱的澡豆”(3)
“配方二,以丁香三兩,沉香三兩,真珠三兩畢豆粉七成,混入諸香之中配方三”
明赫歪著小腦袋認真邊聽邊思考,這澡豆配方里,有很多是他去年從商城兌換的藥材名稱,宮中留了許多曬乾的,今年又將藥材種播植了很多下去如今有了這方子,至少藥材的供應是無須擔心的,這澡豆肯定能制起來
但他轉念一想,在古代莫說沉香這種奢侈的香料,即便是普通藥材,對普羅大眾而言也是極其昂貴的,而這些歷代貴族專用的澡豆方子裡,全是些藥材和香料植物,即便讓五黑他們按方子製作出來,成本想必也是極高的,恐怕,到時澡豆也只能如宋朝以前那樣,只在貴族公卿間流通。
他思考了半晌,突然眼睛一亮,急忙問道,“統子,你給的這些配方里,是不是其實畢豆粉才是澡豆清潔作用的主要來源啊?我猜,其他藥材大部分是用來增香留香的?還有,這個畢豆粉究竟是什麼東西呢?”
他得出這個結論,是發現配方里畢豆粉的含量最多,按照常理,肯定要把最有效的成分多放點呀。
如果這東西價格不貴,倒可以多開發一個版本:捨棄錦上添花的藥材香料,加重畢豆粉的含量,過年再慢慢在秦國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