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5部分 (1 / 5)

張愛玲熱”走入了大眾層面。

張愛玲這個名字,就此成為家喻戶曉的一個“傳奇”。

眾多的女作家也蜂起效仿“張氏語言”,一時女性文字中“底子”、“芯子”之類的詞彙夾纏不清。

此後,大陸各出版社狂印張愛玲作品,以滿足讀者需要,但大都未經授權。張愛玲當然很不滿,授權姑父李開第處理她的大陸版權,但李開第已是八十老翁了,哪裡管得過來?

在解放初的上海,以梁京為筆名發表的《小艾》,此時也在港臺被人“發現”,兩地報紙同時連載,香港還有人出了單行本。

張愛玲“望洋興嘆”,只好蒐集整理了一批舊作,由臺灣皇冠出版了《餘韻》(1987)和《續集》(1988)兩本集子。

那麼,她在80年代中期,為何要頻頻搬家?

這是張愛玲研究中的又一段公案了——她是在“躲跳蚤”!

從1984年8月到1988年3月這三年半時間內,為了“躲跳蚤”,據說她平均每個星期搬家一次。按這樣算的話,張愛玲搬家次數高達一百八十多次,簡直可以上吉尼斯世界紀錄了!

她給夏志清的一封信裡所說的,就更玄了:“天天上午忙搬家,下午遠道上城按:主要去看醫生。,有時候回來已經過午夜了,最後一段公車停駛,要叫汽車——剩下的時間只夠吃睡……”

一週搬一次家,應是誇張的說法了,再說洛杉磯也沒有那麼多汽車旅館可供她選擇。

汽車旅館雖簡陋,卻定期有人清掃,連床也不用鋪,對她倒也正合適。這段期間內,為減輕拖累,她不得不盡量丟棄一些“身外之物”,後來漸成習慣,反倒視一般家居擺設為累贅了。

早在“躲蟲子”之前,莊信正擔心張愛玲的健康,就把自己的一位朋友介紹給張愛玲,以便就近照顧。

這位新朋友叫林式同,是土木工程師、建築商,既不愛好文學,也從未聞張愛玲大名。

他第一次去找張愛玲,是在電話里約好的,路上開了40分鐘的車,還因為違章接受了一張罰款單。找到張愛玲住的公寓305室,他敲了敲門,裡面彷彿有動靜,卻沒有人應門。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太平洋上的輝煌落幕(3)

他再敲一次,並且自我介紹:“張女士!我是莊先生的朋友,我姓林!他託我拿東西給您!我跟您透過電話!”

屋裡有了動靜,又過了半天,一個緩慢輕柔的聲音帶著一點抱歉的口吻應答:“我衣服還沒換好!請你把東西擺在門口就回去吧!謝謝!”

林式同大為詫異,但也只能應一聲好,把東西放在門口,就往電梯口走。忽然聽到身後有開門關門的聲音,回頭一看,剛才留在房門口的黃色信封袋已經不見了。

——真是太神秘了!

其實,張愛玲一是怕生;二則受英式教育影響,不想在臥室裡見客——她一直住單身公寓,只有臥室,沒有客廳。

直到一年後,張愛玲為躲“跳蚤”開始頻繁搬家,不得不求助於林式同,才打電話把林式同約來,在一家汽車旅館的會客廳“接見”了他。

當時林式同看見,“……走來一位瘦瘦高高、瀟瀟灑灑的女士,頭上包著一幅灰色的方巾,身上罩著一件近乎灰色的寬大的燈籠衣,就這樣無聲無息地飄了過來”。

——寬袍大袖是怕面板癢,走路無聲息是穿了浴室用的毛拖鞋,頭上包頭巾是怕蝨子而把頭髮都剪了。她晚年的裝束一直如此,出門也穿毛拖鞋,有時戴上假髮套。

這次張愛玲談了躲跳蚤的事,說將來如果需要,還要請林先生幫忙物色房子。林式同大惑不解,但他尊重張愛玲的意願,後來竟然成了張愛玲專門的“租房代理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