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民國大軍閥張宗昌> 第108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8部分 (2 / 4)

重大變化。當年年會透過新的章程,規定奮鬥目標是透過憲政手段,爭取“在印度建立適合於印度國情的自治”。新章程還規定,為了實現印度自治,要促進民族團結,和其他宗教派別實行合作。從1915年起,m。A。真納任全印穆斯林聯盟常任主席。經過真納和印度國大黨領導人的共同努力,1916年,穆斯林聯盟和國大黨在各自召開的勒克瑙年會上,透過雙方共同擬定的《勒克瑙協定》,建立兩黨正式的合作關係。協定重申印度人民的鬥爭目標是實現自治,並提出擴大省立法會議許可權,增加民選議員等改革要求。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正是在《勒克瑙協定》精神的鼓舞下,m。k。甘地支援基拉法特運動,伊斯蘭教徒積極參加不合作運動,促成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新高漲。

1924年基拉法特運動自行結束。穆斯林群眾情緒低落。還由於政治經濟原因以及殖民當局的挑撥,印度教教派組織“印度教大齋會”的煽動,伊斯蘭教教徒和印度教教徒之間的糾紛屢起。穆斯林聯盟與國大黨之間摩擦多於合作。真納和穆斯林聯盟其他領導人反對甘地倡導的群眾性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主張全印穆斯林聯盟是印度伊斯蘭教徒的唯一代表,國大黨只能代表印度教徒;要求實行穆斯林單獨選舉制。1937年,穆斯林聯盟雖然還要求實現印度自治,但同時已在醞釀建立獨立的穆斯林國家。

1937年省自治選舉中;全印穆斯林聯盟只取得108個席位(一說123個席位),僅佔總席位的22%。此後;穆斯林聯盟積極發展組織,全力攻擊國大黨,兩黨之間的矛盾加深,關係惡化。穆斯林聯盟決心為在印度建立獨立的穆斯林國家而鬥爭。1940年3月,全印穆斯林聯盟在拉合爾舉行會議;透過建立“巴基斯坦”的決議;要求在次大陸西北部和東部穆斯林人口占多數的地區建立一個獨立的穆斯林國家。聯盟領導公開宣告,為建立巴基斯坦而鬥爭是其主要目標。為此,穆斯林聯盟同主張建立統一印度的國大黨進行了各種鬥爭。在英國殖民者的挑動下,伊斯蘭教徒和印度教徒之間不斷髮生糾紛和相互仇殺,傷亡甚多。

王九齡在打算向英國開戰的第一天,就已經決定了要扶持穆斯林了,原因很簡單,秦國要是單獨跟英國對抗已經很吃力了,要是萬一死對頭日本人趁火打劫,那王九齡和秦國就真的要完蛋了,沒完蛋也成為了廢墟。

而伊斯蘭人,宗教信仰強烈,而且人口眾多,能拉攏他們反抗英軍,肯定能把戰火燒到英國在中東和北非所有的殖民地,到時候因國人就只能到處救火、疲於奔命,同時為了防守那些地方,肯定要增加兵力,那個時候就沒有太多的軍隊來攻擊秦國,人數少了,對秦國也沒有什麼危害,王九齡就可以集中力量移民、發展經濟。

而全印穆斯林聯盟是最好的物件,王九齡要拉攏穆斯林,自然要給他們甜頭,這個時代他們夢寐以求的就是獨立建國,那王九齡就支援他們建國,到時候這些穆斯林就會橫在王九齡控制的區域和英國控制額區域之間,要想在陸地上攻打秦國,就必須先打敗穆斯林的孟加拉人,這些好不容易獨立的人,又有秦國的支援,肯定會將體內的獸性激發出來,跟英國人死磕到底,包圍國家。

而雅魯藏布江東岸有近一半是孟加拉的穆斯林人,秦軍佔領雅魯藏布江東岸之後,很快就聯絡上了全印穆斯林聯盟的人,不過作為全印穆斯林聯盟主席的真納並不在秦軍控制的區域。

秦軍和穆盟在秦軍控制區域的領導人展開了談判,獨立一直是穆盟的心願,今天又這麼好的機會,他們應該高興才是,不過很明顯他們一個個鄒著眉頭。

秦軍雖然支援他們獨立,但是並不是在秦軍現在控制的區域,而是在恆河下游以南的孟加拉邦,同時在秦軍控制區域內的孟加拉人全部需要遷移去那邊,這樣就有上千萬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