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部分 (3 / 4)

愛的輪廓(2)

正是這樣的緣由,父母的愛成為孩子對愛的初次印象,也是最深刻的印象,並逐漸形成愛情的輪廓。而一旦這種輪廓變得清晰,長大成人的孩子不明就裡的就會在戀愛甚至是婚姻中出現問題。

在亞婚姻狀態裡,不少人把對愛的初次印象變成了衡量愛情的標杆,致使他們選擇了不同於傳統婚姻的愛情關係。

就像某些同居而不結婚的年輕人,他們有些人可能在觀念裡保留了錯誤的愛情訊息,將伴侶關係同父母孩子之間的關係混為一談,導致對方遲遲不願意也不敢步入婚姻殿堂。當然,這種情況並不具有普遍性,但卻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愛的初次印象可能對人的愛情觀造成的不良影響。最明顯的,就是當某一方用在血緣關係中形成的價值觀去要求平等關係中的戀人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

其實,父母的任何舉動和思想引導都可能影響孩子對愛的理解。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人之常情。就像一位熱愛音樂的母親,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接受音樂的薰陶,長大之後能夠延續她的音樂夢想。一個企業家父親,他會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去頂級大學就讀管理,畢業之後能接手他的企業。不得不承認,父母對子女抱有期望並不是錯,可當子女的想法跟父母的期望相悖時,矛盾就產生了。在矛盾產生的過程中,父母傳遞給了孩子一個關於愛的致命錯誤,那就是佔有和強制。

事實上,絕大多數人是生活在父母期望和自身願望的矛盾中,同時也就生活在了佔有和強制的範圍中。大部分子女在達到一定年齡後會不自覺抵制父母愛中的佔有和抵制,可另一方面又要安撫父母的情緒,他們可能會選擇一條跟父母期望完全不同的道路,然後在其他無關緊要的方面滿足父母的要求。在這個過程裡,子女的愛形成了一種固執。但是,抵制並不等於不需要,子女對父母的愛永遠都有需求。這就不難想象,當子女步入戀愛關係的時候,也試圖從伴侶的身上尋求父母之愛的影子,這也是他們對愛的初次印象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對愛的初次印象是形成亞婚姻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同居、拒絕婚姻、丁克等諸多亞婚姻狀態都跟愛的初次印象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父母強烈的佔有慾讓你覺得愛是一種束縛,進而認為未來伴侶就是對你進行束縛的人,這樣你會自然而然排斥婚姻,進入所謂的單身貴族之列。

說來說去,正是父母子女的不平等關係才滋生出許多愛的誤差。父母在對待子女的時候,有一種天生的優越感,他們似乎有權利讓子女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做事,有權利對子女抱有期許,也有權介入子女的生活。這種優勢讓他們覺得子女永遠長不大,永遠只是個孩子。

這樣一來,子女跟父母不可能做到平等,也讓子女在以後處理戀愛或婚姻關係時產生同樣的優越感而無法跟愛人平起平坐。於是,人們會發現,在實際戀愛關係中自己對愛情的期許會是難以解決的問題。而這些,往往就是緣於從父母那裡獲得的愛的初次印象,在腦袋裡形成了愛的輪廓的結果。

當然,並非所有父母傳遞給孩子的關於愛的資訊都是錯誤的。

在一個健康的家庭裡,孩子在逐漸成長的時候就會慢慢接受角色的轉換,承擔起另一個角色該承擔起的責任和義務,慢慢與父母分離。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對父母的庇護和寵愛並沒有強烈的需求,他們懂得何時何地該承受怎樣的壓力和困苦,更懂得如何正確處理與戀人之間的關係。這部分人對愛的初次印象,基本上是責任與權利的雙方面擔當,不會輕易產生對完美愛情的期望。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愛的輪廓(3)

然而,當一個人無法從父母的寵愛和庇護下健康脫離,就可能產生向戀人無限制索要的情況,因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