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他們的社會地位決定了他們難以承認自己有問題,承認了就等於讓他們再進行一次自我否定。
儘管我們不想讓自己的愛情跟父母扯上關係,可父母的力量卻一直出現在我們的愛情世界裡,並影響著我們的愛情觀。不管是在亞婚姻狀態裡,還是在婚姻常態裡,男人女人都會聯想起父母在婚姻裡的作為。父母的力量不單純出自於父母與子女的關係,還來源於他們的婚姻給子女留下的印象。我們在男女吵架的時候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我媽媽說的真是對”、“難道你爸爸就這樣對待你的媽媽嗎”……這樣的爭吵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他們似乎在走父母的老路。 txt小說上傳分享
父母的力量(3)
沒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他們在婚姻中的相處之道成為孩子的榜樣和模型。說白了,父母處理男女關係的方式都會成為孩子效仿的物件。
例如父母平時比較親密,他們可能當著孩子的面擁抱或親吻,孩子就會認為,這樣的男女接觸是被允許的,於是便會在某個年齡段做出類似的舉動。如果父母比較保守,不會在孩子面前做出任何肢體上的接觸,那麼孩子則會認為男女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這些都不過是父母影響中的一個部分而已,在很多婚姻裡,男女雙方會不自覺扮演起從父母那裡學到角色。
懂得溝通的父母,他們的子女大多亦然,在愛情裡同樣懂得如何跟戀人溝通,如此一來就會避免了很多爭吵和誤會。倘若父母都是暴脾氣,兩句話不對就掐架,那麼這個家就會出現一個權威,就是掐架經常贏的一方。生活在這種家庭的子女會覺得,在一段戀愛或婚姻關係中,總是有一個人處於支配地位,那個人在這段關係裡說一不二,是主導者。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孩子問爸爸,“我能吃塊糖嗎”,爸爸說不能。孩子眨眨眼睛,覺得這個答案不是最終決定性答案。於是,他會去問媽媽,“我能吃塊糖嗎”,如果說媽媽說可以,那麼他會興高采烈去抱糖罐子;如果媽媽說不可以,他也只能就此作罷。孩子的反應直接說明了現象,這個家庭是媽媽厲害,而孩子有這樣的認知,是因為他目睹了在多次吵架或掐架中都是媽媽勝出。這樣一來,孩子長大後就會覺得,無論是在戀愛關係還是在婚姻關係裡,男女總是要有一方處於像媽媽那樣的厲害地位,根本不懂得什麼是平等。
在絕大多數家庭裡,父親都是處於支配地位的,這是個社會習慣。把房子買在哪,去什麼地方旅行,給孩子選個什麼樣的學校,都是父親說了算。父親喜歡的,母親通常不會討厭,父親所選擇的,母親也是欣然接受。相反,母親所喜歡、所選擇的,經常會由於父親的討厭和拒絕而放棄,就像父親不喜歡母親身邊的某個朋友,那麼母親就絕對不會跟她有密切來往。在這樣的婚戀關係中,女性在逐步喪失獨立的能力和選擇的自由,她們總是抱著“我犧牲一點沒什麼,只要家庭和睦就可以了”的想法。然而,這種看似偉大的想法卻在誤導著孩子。孩子會從父母的關係中總結出一個道理:女人就是要聽話,女人沒有主動權。這種不平等的婚戀思想一直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影響著他們的一生。
在龐大的父母力量中,父母不成功的婚姻狀況具有不可比擬的破壞性。在亞婚姻狀態中有“單身”這種狀態,這裡所說的單身是指從心裡厭惡或拒絕婚姻的人群。這群人多數是看到了父母的失敗婚姻,而對婚姻失去了信心,從而生出對婚姻的牴觸情緒。
李雪的情況就是如此,她父母在她上初中的時候離婚了。父母的婚姻維持了二十多年,對李雪來說,二十多年的時間幾乎可以讓兩個人融為一體,可她的父母卻就這樣分開了。父母離婚後,李雪和姐姐都跟著母親生活。姐姐告訴她,父親拋棄了這個家,父親是讓她們變成單親孩子的罪魁禍首。李雪從此對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