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自己好像才學前班呢?
一旁的媛媛雖然不知道林瀟生在嘀咕些什麼,但林瀟生那語氣和動作便足以讓她笑不溟齒了。
林瀟生想洞內探了探頭,沒有什麼動靜,繼續說:“那我一定努力習武,絕對不偷懶,絕對不做你老不要做的事情!我一定對你言聽計從!……”
“剛才說的話是否算數?”突然從洞中傳出這樣的質疑,打斷了林瀟生的經文。
林瀟生不情願的小聲回答:“嗯!君子一言九鼎。”
“那我只要你那條‘我一定對你言聽計從!’就可以了!”從洞中陸續不斷的傳出來。
“好吧!但是我還有個請求!那就是,要是哪天我不跟你習武了,那這條作廢!”林瀟生認為這既然是一樁買賣,那麼就一定得‘砍價’。
“那我們就沒什麼可談的了!”
“好好好好好……聽你的不就是了!”林瀟生不情願的回答,也算這樁買賣落實了。
第十六章 幻雲奇緣(上)
此後的的八年裡林瀟生跟著地剎在七幽谷學修,雖是八年之修,但是這才達到初段的太乙,可是對於地剎來說簡直是個天才,因為自己修道太乙,一共用了五十年。
在這八年裡,林瀟生並沒吃多大的苦頭,這都得托地剎的福,有他一路的指點,避免了林瀟生走了許多的彎路。
地剎還有一個愛好,就是常常駕著雲到玄雲山去找張雲樂對酒對詩,張雲樂雖不是神仙謫仙,但在當今世上也是赫赫有名的劍道奇人,又因二人志趣相投,相交如己,有時地剎乾脆和張雲樂同寢一室,暢談心事。也因此讓林瀟生的武藝不止是單獨的只和地剎學來,說來,那些打打殺殺的劍派運功的武功都是張雲樂的指點教化,而那些幻術修煉的結果都是地剎的功勞,所以林瀟生暫時是兩位仁師指點,說來還挺幸運。
在這八年當中七幽谷便是林瀟生的習武之地,也是林瀟生樂道之地。
林瀟生常常穿梭在林間,飛騰走巖,爬山倒湖,平步青雲練就了一身的絕世輕功,而且還如願以償和抱著媛媛在林間穿行,別提他們多高興了。
在這八年的艱辛修煉中,林瀟生的思維也漸漸成熟起來,不再那麼唯恐天下不亂,也大概是受到兩位絕世大師的感化吧,人人都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真的說準了,林瀟生就是在兩位師傅的感化下,變得意氣風發,一派正氣……可是林瀟生那點兒樂觀勁兒,依舊是一個很突出的性格。
林瀟生已經從當初那個十歲的小孩,長成一個冰肌玉骨,俠風道骨的真正的美男子。‘荷葉千百般汰漬,垂柳千萬紅沙雲!’用來形容此時的林瀟生,應該再合適不過了吧!
這八年的歷程讓一個若不經風的人變得更加堅強,也改變了這個人的一生……
張雲樂是個逍遙的仙,雖未封升,但每日前來造訪消災的人也挺多,許多人都曾向張雲樂頷眉低首地拜師,除了張雲樂收留的孤兒——阿扈以外,其他人都不至而歸。算起來林瀟生也是張雲樂的弟子,照理說得叫阿扈為師兄,可是阿扈較林瀟生小個五六歲,林瀟生心裡一直都不痛快,更何況自己在現實社會中還要比阿扈大個十來八歲。
林瀟生因此不怎麼服氣,可打架又不相上下,因此林瀟生多來向張雲樂請教,希望早日能超過阿扈,好好收拾一下他。
張雲樂的見識廣,也是因為他活了千歲,世界雖大,但都盡收眼底。林瀟生不懂的地方也多向張雲樂請教,算起來林瀟生也讀了不少的百科。
每年的臘月初九是張雲樂避世只時,幻雲山離雲起鎮有個十來裡,這也是離幻雲山最近的鎮子了,因此前來造詣的人多為雲起鎮的子民。雲起鎮的人都知道這天是張雲樂的避世之日,因此這山上便見不得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