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7部分 (2 / 5)

,所謂念由心生,他站在高樓上朝下看,找不到進房間的窗戶,這就是他精神層面空蕩蕩的表現,再比如,他的房間裡開始下雪,他要披著毛毯燒東西取暖,這說明他感到對世事的厭倦和對周遭環境對自己排斥的冷漠感的具體體現,他最後透過筆記型電腦跟自己已經分居的妻子聯絡希望她能替自己報警,這是他對從前幸福生活的一種回憶,如同救命稻草般埋藏在他心底深處。而且,從現在開始,你就提醒自己,凡是在這個房間發生的全都不是真實的,是幻覺……這樣,你能感覺好一點嗎?”

他疑惑的回頭,看著她,“……你,……每次看鬼片都能上升到這種層面嗎?”

“是。因此,才不會感到害怕。你要充分理解為什麼導演要那樣表達,為什麼劇本要這樣寫,上升到跟導演和編劇同一個感受層面的話就不會感到害怕了。”

“你每次都是這麼看恐怖片和鬼片的嗎?”

————————————————————————————————

“是的。你看過的越多那麼你能想到的也就越多,比如很多恐怖片是反映人在危難時是相互幫助還是相互傷害的,體會到這種層次之後恐怖的成分反而降低了。”

“能舉個例子嗎?”

“呃……比如《狂犬來襲》這種的。”

“還有嗎?用你自己的方式對恐怖片進行的分類?”

“還有的恐怖片則是反映復仇和救贖的,比如《靜寂嶺》和《電鋸狂人》;當然還有反映孤獨和傷害的,比如《來電驚魂》和《隔山有眼》;當然更有反映環境汙染問題的,比如《鬼森林》和《隔山有眼》;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就是反映精神病人精神失常的,最著名的大概就是《驚聲尖叫》了。看得多了,你就可以自己總結了,然後就會覺得原來恐怖片和鬼片不過如此……這樣。”

“那這一部應該是反應他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滿足,然後產生幻覺嗎?”

“是。”

“那,到底是有鬼還是沒鬼啊?!”他還在這個問題上糾結。

“有鬼沒鬼到了最後已經不是導演和編劇所要反映的問題,也不再探討是否有鬼在旅社裡打算勾人性命,這已經不是重點。你可以認為那間宿舍裡有鬼,也可以認為一切都是他的幻覺,但他精神層面的問題卻一點點暴露出來,這才是重點。同樣的,這間鬼旅社無論還有誰再去住都會因為人類本身心靈上的脆弱和空虛而產生各種讓自己害怕的幻覺,我想如果說那間旅社裡真有鬼的話那麼也是一種專門鑽營人類內心弱點的鬼魂。也因此,這是一部反映現代社會人在各種壓力下的內心空虛和想望的影片,是不是鬼片,還要看觀者去怎麼看……這樣。”

“哦。”他點頭,不再害怕,反而仔細看著情節,用石若君教的方法去看、去體會劇情,真的可以體會出不一樣的感受。跟著,人也開始放鬆,不再執著於鬼怪的出現,也不再執著於害怕的情緒。

有的時候,他覺得她真的很奇妙,很會找話題,也很有技巧,時而迂迴,時而直接,時而三言兩語就能將問題參透,時而轉了好大的彎達成她的目標。

不過,無論她是怎樣的談話高手,但有一點他是肯定的:有她在他身邊,真好。

手仍是緊緊抓住她的,但害怕的情緒已經不再,反而多了很多別樣的感情,仍是窩進她的肩頭,但不再如同躲藏起來的小動物,反而是更加欣賞和安心,當然還要外加一點佔便宜、吃豆腐的妖孽小心思。

那天,他看了人生中第一次不害怕的鬼片,因為有她;那天,他看了不害怕的鬼片之後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感受,因為有她;那天,他看了鬼片之後仍是抓住她的手但並非由於害怕,因為有她;那天,他反倒被自己心底裡頭那種肆意滋長的愛意嚇驚悚了——因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