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草根茶社> 第122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2部分 (1 / 4)

此時,守城的將士已經將三座城門洞開。覆蓋在官道上的殘肢遺骸以及各種城防器械也被清理乾淨。就連距離城牆根數百米處屍體堆積而成的掩體也被清理,數千敵人的屍體也被就地掩埋。

一萬多大軍分成三路透過三個城門,保持齊整的隊形勻速的速度衝到飛龍嶺北邊的草地上。騎兵在前,步兵居後,當然步兵方陣又細分為長槍方陣和盾牌兵方陣,弓箭手方陣位列最後。

作為主講,太史慈和趙雲並列站在大方陣的前面。此時,對面的戎狄軍隊也在集結軍隊,由於都是騎兵,戎狄軍隊才組成一個方陣便從營地裡急速衝向戰場,緊接著便是第二個方陣集結完畢……這種方式雖然粗糙,卻勝在機動靈活。隨時能應對突發的事件。

地動天搖之中,聲如滾雷的馬蹄聲中,沖天而起的煙塵中,一波接著一波的戎狄騎兵直往戰場衝來。直到距離官軍方陣的千米處,戎狄的騎兵才立馬靜止原處。千米是騎兵最佳衝鋒的距離,這個距離戰馬和將士都會感到興奮的。

如果說官軍的方陣是規則的雁翅陣,那麼正在集結的戎狄軍隊就是縱向的一字長蛇陣,其隊伍由頭向後不知綿延多少米啊,烏壓壓的一眼望不到盡頭。如此“一”字陣型,可以保證受打擊的面積小,同時又能保證疾速衝鋒的可能。

對於戎狄軍隊的構成,與戎狄作戰多年的趙雲自然熟爛於胸,而太史慈以前透過蘇爾曼的描述也是有所瞭解。趙雲唯恐太史慈認不清戎狄軍隊的構成,他手指著戎狄軍隊的軍隊,輕聲對太史慈說道:“太史,敵軍陣營左邊的軍隊,騎兵身穿獸皮甲散亂長髮的乃是匈奴兵,敵軍中間陣營的騎兵,身穿輕甲的乃是鮮卑兵,右邊的臉上塗滿五彩顏料的乃是烏桓兵!此外還可以從戰馬的裝備區分:由於鮮卑族身受關外漢族文化的影響,他們的戰馬都有馬鞍,而烏桓是繼匈奴霸佔草原的後起之秀,他們的戰馬和匈奴騎兵一樣,都沒有馬鞍!如此,烏桓騎兵古老的匈奴兵一樣,都是騎術精湛……比較而言,漢化的鮮卑兵比烏恆兵和匈奴兵作戰更加兇悍,不可等閒視之!”

太史慈專注的看著千米之外的黑壓壓一眼望不到的敵軍,聽著趙雲詳細的介紹,默默點點頭。熟讀歷史,太史慈也知道一些歷史常識:可以說是從春秋戰國時期起,漠北草原便是匈奴的天下,匈奴依仗移動性極強的騎兵經常騷擾中原的邊塞,直到漢朝前期達到巔峰。漢朝前幾任皇帝都是用和親的方式應付實力強橫的匈奴。直到漢武帝時期,中原才有和匈奴叫板的實力。幾次征伐,漢朝的軍隊終於消滅了匈奴的主力部隊,從此匈奴再也形成不了氣候。

不過,由於水土不服,也由於漢朝沒有實力徹底佔領廣袤的草原,於是一方水土必須養育一方人,遼闊無垠的草原上,古老的主人倒下了,新的勢力如雨後春筍冒了出來:鮮卑族和烏桓族逐漸強大起來,天山西域的羌族也把勢力的觸角滲透進來……經過百十年的磨合,終於形成多個民族共同佔有遼闊草原和荒漠的格局。他們被當時的漢族統治者統稱為“北方戎狄”北方戎狄與南方蠻夷遙遙呼應,經常侵犯漢族的地盤……

第二百三十二章 太史慈接受單挑

反觀戎狄軍隊。當戎狄軍隊的三大首領:烏桓王武鄯,鮮卑大王蠻力,匈奴首領兀立特,他們看到守城的敵軍將領趙雲居然能率領一萬多兵力出城迎敵,他們就知道幽州內部高層之間的血鬥,其結果就是太尉劉虞失敗了,幽州牧公孫瓚勝利了!

即便他們不想看到這個結果,但是這個結果還是在現實中發生了。真是想象很美好,現實真殘酷啊。眼見敵軍的二位主將都是先天之境的武技修為,烏桓王武鄯和匈奴首領兀立特便萌生退意。可是鮮卑大王蠻力卻不想不戰而退,他想替自己冤死的弟弟蠻高報仇。在他認為:寧願拼掉自己一半的兵力,也要擊殺一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