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愛情與愛
大概是在97,98年之間,那個時候中央一臺每星期日十點鐘都有一檔叫‘國際影苑’的節目,當時我記得播放得節目名字叫<;愛情是什麼>;,主人公的名字叫李大發,講的是富家小姐與平民之間的戀愛,我喜歡看得不得了,每星期守一集,就像現在看〈越獄〉一樣,我也很喜歡這個電視劇的名字。我為電視劇裡主人翁的敢愛敢恨的精神而感動。不過看完那部電影,我仍然不知道愛情到底是什麼?
愛情是什麼?是有求必應。還是如膠如漆?是浪漫夢幻。還是平淡是真?我問過無數的人,答案最多的就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今天,我就要強行給愛情下一個定義。
愛情就是:男女之間因為兩性吸引,而互相自願且無償的奉獻自己資源的一種滿足的狀態。
這是我對愛情的定義,也是愛情的標準。雖然只是一句簡短的話,卻蘊含了豐富的意義在裡面,有幾個重點要注意一下。
吸引:男女之間為什麼會相互吸引?就得從本能談起了,兩性可以更好的適應世界,繁殖是生物與生俱來的使命。很多動物繁殖也只是完成一種使命而已,根本就談不上愛情。人有一套完整的情緒系統,以性――指的是性別,為基礎,加上這套主觀的情緒系統,才衍生出了愛情這種感情(同性戀也是以性為基礎的!)。曾經有人討論過,性――指的是那個,在愛情中佔有的地位,可以這樣講,吸引是愛情的前提,愛情是性的手段,性是繁殖的手段,繁殖是生物延續的手段,關係明確了吧。有的人會覺得有了愛才能有性,這種思想也只能反映一部分的思想,因為愛與性是結合在一起的,但性與愛卻是可以分開的,即,愛不可以沒有性,但性卻可以沒有愛。這樣才能解釋得通為什麼我樓下那麼多美容美髮店。在愛情中,沒有了吸引的前提,就沒有了愛情。
互相:既然是互相,那麼就是兩個人的事,那麼單相思就不算是愛情。單戀可以算作是愛(後文會分析),但卻不能算*情的原因就是獨角戲不圓。所以愛情是兩個人的事,而且可以看出兩者的關係是平等的,古代的愛情時常因為觀念的不一致,地位不平等,並且將愛情涵義喻於行為中,所以特別著重,貞潔,專一,殉情之類的。現在人的觀念已經有所轉變。不過也因為那個時候我還沒有給它下定義。真正的愛情是平等的,而在實際生活中體現出的愛情卻不可能是平等的,這就是失衡,當這種失衡達到不能容忍的地步,那麼就會造成感情破裂。愛情中,因沒有了其中一方,感情不再是相互的事,
就沒有了愛情。
奉獻自己資源:從這裡可以看出,愛情的真諦是奉獻,是給予,是分享,很多人都想不明白,愛情到底是擁有還是奉獻,是無私還是自私。如果是奉獻,失去了為什麼這樣的心痛,如果是擁有,會不會讓她/他覺得自私。答案就在這裡。前面我們已經很多次的遇到資源這個詞了。這裡的資源指的是人的一切聯絡的總和,關懷,期望,金錢,物質,交流,幫助,經驗,精神等都被我看作是資源。奉獻自己的資源,即給予對方資源,所以愛是無私,是分享,是奉獻,而擁有就很好理解了,既然在分享你的資源,那麼對方就可以接受你的資源。因為分享與給予是雙方互動的,你在給予,他必然在收穫,他在給予,你必然在收穫。就變成了雙方都在給予,付出,雙方都在擁有,得到。當然,很多時候,也不可能什麼都給愛人,那麼這就涉及到我在前文分析的資源分配問題,時間,空間,利益,物質,感情,秘密這些都需要分配,一旦分配出錯,就可能造成情感問題。原則是,儘可能的為對方打算!一方付出,另一方不付出不能算愛情,兩方都不付出那就更不算了。假如兩個人有一段時期都在為對方付出,打算,那麼我們可以說他們是相愛的,但時過境遷,有一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