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圍樣貌都有專人精確記錄,供世人敬仰。名劍也不例外。
這柄劍,刃長三尺三寸,柄長六寸,刃寬五寸五,周身銀白,乃一小國,翊國名匠甘矩,為賀翊國君王壽辰所鑄。劍初起,白霧環繞,甚美。
劍既成,甘矩殿前獻劍。
曰:“臣獻寶劍。”
王笑指鶴曰:“如何寶劍?立斬白鶴試之。”
甘矩抬首,才見殿上有王之愛鶴,於殿中信步,神姿優美,見之神怡,惟好受驚,人不得近,適才王笑聲響,鶴便驚飛起。
甘矩凝神,向飛鶴持劍揮手,劍氣滿溢,卻靜而無聲,鶴顱立斷於劍下,血灑殿堂,而身未倒,仍騰飛半空。
見其確乃曠世利器,雖使鶴死,乃龍心大悅,賜名鶴斬,重賞甘矩。
從此鶴斬,名滿天下。
做柄劍難,做柄名劍更難,做柄小國出產的名劍更是難上加難。
一次比試中,它斬斷了鄰國名劍漣漪——一聽就軟不拉幾的,明明是隨便什麼劍都能砍斷的軟腳劍,只不過有個傳奇點的“美人持劍耍漣漪”的來歷,便成了傳說中堅不可摧的名劍。
斷了吧?該!可是幹什麼偏偏要怪到它頭上?
它驚恐的發現,自己更加出名了!
隨著鶴斬名聲大噪,數不盡的麻煩接踵而來。
為了搶奪一柄劍,鄰國之間數次掀起戰爭——也可以理解為,藉著搶奪名劍這一高尚藉口,實施吞併對方國土的野心罷了。
不管如何,倒黴的總是翊國。
翊國本就是一小國,這下還遭遇戰亂,處境愈發的窘迫起來,幾次戰爭,落到要錢沒錢,要人沒人的地步。
偏偏翊國國王又是個咽不下氣的男人,為保鶴斬,居然不顧國庫空虛,最後一次迎戰死扛到底,結果在一次御駕親征中,被鄰國大軍打得全軍覆沒,國不成國,鶴斬也到了別人手裡。
這樣的事一而再再而三,鶴斬在不同的人手中輾轉。
殺人,被奪,殺人,被奪,迴圈,迴圈,它不停沾染新鮮的血液,臨死的哀號,漸漸有了靈性,有了自己的意識,殺起人來,愈發的快準狠,甚至不用主人勞力,它便可自行解決橫在它面前的生命體。
與此同時,它的名氣越炒越響,身價越炒越高,搶奪的人越來越多,來搶它的人來頭越來越大,開始還是小國之間,然後是中等國家,然後大國也來參一腳,偶爾還有幾個一般是個人行動的刺客殺手之類,當然,他們都沒有成功——最後,它莫名其妙的幾乎已經成了問鼎天下的象徵。
重複著同樣的生活讓他煩躁,天下的人卻樂此不疲,像是玩著最好玩的遊戲。
奪天下的遊戲。
而它便成了一個最冠冕堂皇的藉口。
“寶劍配英雄——大王,X國那小子不識好歹,死活不肯交出寶劍,分明是看不起您啊!”
“我操!幹他!”
“不如趁這個機會,再把X國X河以南那萬頃良田……”
於是又是一場戰爭。
血,戰。
漸漸,它對殺戮厭煩起來,卻無力反抗——握劍的便是主子,哪輪得到劍反抗?
數十年間,他幾經易主,最後到了一個比所有人都牛逼的男人手中,他統一了天下。
比較戲劇化的是,他是統一了天下沒錯,結果十年後他被最心愛的兒子給一劍捅死了,被兒子奪了他的天下。
更戲劇化的是,那人兒子又被那人的孫子給一劍捅死,不同的是,那人的孫子登基之後,某日看著自己年幼的兒子,幡然醒悟,覺得弒父是大錯特錯,然後精神上受不了,為了不教壞小孩子,做一個好榜樣,他自刎而死。
用的是鶴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