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替,武館優點繁多。
面向廣大百姓,增加底層武者基數,難以形成地方勢力,降低集權難度,同時能坐享其成,吸納武館出來的頭部人才。
可惜人才不可能完全吸收。
尤其是有點天賦,但不夠的人。
大家族自己開武館,正是為吸收這一部分人才,並藉此擴大影響力,拉攏各方團體。
只要初步篩選出來,剩下的人哪會管你,照著老學徒練練錯了,本身就是一種“不聰明”的體現。
奈何這種“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篩選式武館,會對楊東雄這種專門開武館盈利的造成巨大沖擊。
畢竟便宜,明面上看還似乎更有出路,至於剩下練傷了的人……
人本驅利,沒人會去在意,更有僥倖心理,誰都不會覺得自己或自己孩子恰巧是那個沒天賦的淘汰者。
“咱們武館不能安排職務嗎?”
“上哪安排?師父又不是豪門大族裡出來的,產業一大堆,平日就開開武館,不做什麼生意,單和藥材商會那邊有點聯絡,難不成全塞進官府裡去?”
“這樣不行啊。”
梁渠納悶。
兩位師兄教得多好,他是知道的。
偏偏劣幣驅逐良幣,世道如此。
有梁渠事蹟作為榜樣,武館固然可以堅挺一段時間。
可自家人清楚自家事,沒有複製可能。
往後過幾年,沒人效仿成功,作為一座摸不著的空中樓閣,吸引力自然而然開始寡淡,逐漸考慮現實。
楊師比其他武館館主厲害是不假,實際參與教學的部分卻很少,不能作為一個武館吸引力的關鍵部分。
向長松和胡奇明白這點。
良久。
梁渠眼前一亮。
“我倒有兩個主意!”
向長松問:“什麼主意?”
“一個是咱們和上湖書院合作,讓他們派兩個老師,讓學徒休息之餘,順帶能學一學拼音識字!”
向長松不解:“請書院教習,咱們成本不就高了嗎?”
“學費也提高啊,不用提太多,上書院不便宜,因為學的東西多,要作文章,教練字,學旁的經史子集。
咱們只多增一個專案,收二三兩銀子,只教識字,不教其它!
且開設大班,一個老師教幾十個學生那種,老師自己講自己的,學生自己在下面學,不用因材施教,管誰學得好不好。
但凡自己能努力點,三個月夠識不少字,這和武道修行不一樣,武道不一定學出頭,識字受用終身的!”
胡奇,向長松若有所思。
不少學徒不像梁渠,作為親傳有機會去書院進修,醫館學醫,專門開闊視野和見識,全面發展。
進武館,許多人完全只學了套拳法。
反正手把手,怎麼教就怎麼做,不用看懂什麼秘籍,經絡,出來還是個文盲,高不成低不就。
相反,識字大有用處,這是真的一技之長!
胡奇問:“那第二個呢?”
梁渠撓撓鬢角。
“師弟其實也有一個產業,種地。”
向長松納悶:“種地?種一畝地能種幾個錢?不少學徒家裡就是種地的,真學出來還回去種地,不是白學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種的藥材地,黑斑蛙、金線水蛭和水稻一起種,只是目前規模比較小,還在嘗試,馬上天熱播種。
等今年一過,出了成果肯定要擴張,到時候說不定要去別縣買田買地。
大批藥材運送,保護,分發,看守全要人手,要能從師父這裡招人,用人,倒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