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大漢邊軍筆趣閣> 第1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部分 (2 / 5)

一個標準,官僚們的利益就多一份保障。也就是說,所有的規則,都是為他們的利益服務的。西漢時期,用人標準中沒有“感恩”和“年輕”這二條,那是真正的推薦人才。而東漢的推薦人才,是假的。

東漢末年的王朝最大的特點就是:皇帝小,外戚與宦官輪流執政.公開賣官是從漢靈帝開始的.有人罵漢靈帝不應該賣官,說他把國家賣亡了。我倒覺得漢靈帝賣得對,而且賣得太晚了。理由很簡單,漢靈帝如果不賣,官僚們就賣。東漢初期,官僚們就掌握了人才“推薦權”這個搖錢樹,一直到東漢末年。這個“推薦”的過程,其實就是官僚們賣官贖爵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凡是有推薦權的官僚,都收足了錢財,幾乎個個都成了富豪。正由於有巨大的利益作誘惑,官僚們都拼命地推薦和選拔,到了東漢末年,候選官員人滿為患。東漢初期的時候,太學生(等著安排做官的人)只有一、二千人,到了東漢末年達到三萬。如果東漢一開始,就由皇帝賣官,損失就不會有這麼大。

正由於東漢時期,官員的選拔皇帝做不了主,久而久之出現了這樣的現象:官僚們心中是“只知有恩師,不知有皇帝”。也就是說恩師的威信比皇帝還大。到了東漢末年,皇帝成了空架子。而大官僚們的勢力卻日益強大,分分擁兵自立,成了割據一方的豪強。

東漢末年,在官僚們的胡鬧下,皇帝威信全無(當官的心中已經沒有皇帝)與錢財嚴重流失(人們的錢都送到官僚手裡),漢靈帝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所以,為了維護皇權,他不得不實行自己賣官的策略。他認為,天下的官,只有他自己來任命,才能樹立皇威。可惜的是這時候已經晚了,因為這時候天下的官員,早已成了各個豪強的門生和故吏,“親情”和“利益”象紐帶一樣,已經把他們緊緊地捆綁在一起,什麼力量也拆不開他們了,什麼力量也控制不了他們了。所以,東漢的滅亡,官僚們要互主要責任。沒有他們的拉幫結派,就沒有後來的豪強割據,就沒有後來的天下四分五裂。如果把東漢的衰亡歸罪於靈帝賣官,是不公道的.漢靈帝不過賣了幾年的官,不可能因此而亡國。後來的清朝也同樣的賣官,而且一開始就把賣官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一賣就是幾百年,為什麼沒有出現一賣官就亡國的現象呢?說到底,是官僚們自己就不是東西。這些官僚們如同象蛀蟲一樣,把整個東漢王朝蛀得體無完膚,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沒有漢靈帝賣官,恐怕也逃脫不了沒落的命運。

………【致讀者的一封信】………

在都尉看來,任何一個現代人到了古代他都需要一個熟悉的過程。

畢竟古代和現代對比,不管是在人的思想上還是行為上都有很大的差距。

就比如現代人無法理解田橫的死士一樣,你已經報仇你還自殺幹什麼?

再比如文獻記載說古代的貞潔烈婦,在守寡多年將兒子養大之後,他就會去丈夫的墳前上吊自殺,親朋好友不但不制止還敲鑼打鼓的為她送行,這些都是真實的文獻記載,但我們能理解嗎?

在現在資訊達的時代,普通人有一些小聰明都很正常,但要說他們一定比古代人優秀,到了古代就有什麼一定優勢的話,都尉覺得還真不見得。

都尉筆下的劉武是一個從軍多年沒什麼文化的老兵,他不是歷史學家,到了東漢末年要很長時間才會知道他處在什麼地方。

現代的戰爭理念在古代真不見的有用。

作者都尉曾經在蒙古邊境當兵八年,在那裡聽了很多草原上戍邊漢人的故事,都尉一直有個想法,那就是以這些故事為主線,寫一本重生的歷史小說。

都尉對於一些地理知識真不是很明白,所以剛開始都尉也只是想以遊戲的方式來表達故事。

不過都尉錯了,《漢末邊軍》雖然受到很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