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父親是秀才,曾教她識字算術,又把她送到繡坊學繡活。未出閣時,她便憑著刺繡手藝攢嫁妝。當娘後,便教育女兒們識字、刺繡。
吃完早食,程羽向村口的大楓樹走去,那裡每天聚集十幾個老嫂子,她們一邊納鞋底縫衣服,一邊拉家常。村裡大大小小的八卦,就是由她們傳播出去的。
大家都知道江姜落水的事,目光齊刷刷向她掃過來。程羽大大方方地任由打量,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裝作無意間提起下午要去退親。
“是我不配。以我們家現在的條件,沒法再資助馮良星上學。”
眾人唏噓不已,嘴裡說著“造孽啊”“怪可憐見的”。有幾個相約下午去馮家看熱鬧。
下午,孟氏讓江啟留在家讀書。江啟擔心馮家對娘和姐姐不敬,定要跟著去。江啟的眼神清正明亮,白淨斯文,一身書卷氣。
程羽看著江啟,被“弟弟”護著的感覺真好。
她自己的弟弟是個大學生,不懂感恩,理所當然地每個月問她要零花錢,並且金額不少。
親媽從小教導她要讓著弟弟,親爸對她不聞不問,不知道她多少歲什麼時候畢業的在哪上班。程羽對自己的原生家庭,沒什麼可懷念的。
有老嫂子看見孟氏一家四口和媒婆往馮家的方向走,也樂呵呵地跟在後面走。退親不稀奇,女方主動上門退親卻不常見。
韋氏和馮良星在裡間屋小聲議論如何退親,聘禮肯定要收回來的,只是不好馬上去要,顯得他們家多無情似的。
但也不能去得太晚,去晚了就拿不回來了。
沒看見這兩天,羅婆子家的幾個兒子,在孟氏的土地上種土豆嗎?既然已經霸佔田地,估計過不了多久,連他們家的鍋碗瓢盆都給搶了去。
韋氏盯著兒子問:“你不會真的喜歡江姜吧?”
馮良星一臉無所謂:“沒有的事。”
“也是,我兒子將來是的考秀才、舉人的,這樣的姑娘哪裡找不到。”
正說著,聽見媒婆在門口喊:“韋嫂子在家嗎?”
韋氏和馮良星從廂房出來,看著門前烏泱泱站著十來個人,很是詫異。
孟氏也不客套,淡淡地道:“家道中落,門不當戶不對,故今日來退親。”
韋氏自動忽略孟氏語氣裡的嘲諷,一聽說退親,眼裡滿是笑意,忙招呼大夥到堂屋坐。
堂屋較小,沒有八仙桌。只有一張矮矮的小方桌,一條長凳,三條方凳。十來人進屋,顯得十分擁擠。
跟著來的幾個老嫂子,自覺地退到後面靠牆站著,笑眯眯地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