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02頁 (1 / 2)

張寶德不禁額頭上汗水淋漓,他知道自己不小心觸動了齊王的痛處。

當年河東之戰時,李元吉原本是太原留守,但卻被劉武周打得大敗,導致太原和河東大部丟失。李淵方不得不將才滅了薜舉的李世民從隴西急速召回,再以李世民為主帥援救河東。如此才滅了劉武周,與宇文明在夏縣附近打成平手,並簽訂了兩年的停戰協議。

但經此一役之後,他作戰無能的名聲卻也在李唐內部傳開了。李淵再也不敢讓他鎮守重要地方,新成立的玄甲精騎也交給了在河東之戰立下大功的李世民統率。

原本李淵在三個兒子之間還有些猶豫,認為各有所長。雖然他立了李建成為太子,但卻並沒有完全放心,認為李世民和李元吉也不是不可以繼承他的皇位。但經歷河東之戰後,李淵是完全打消了立李元吉為儲君的念頭,決定重點培養李建成和李世民。

這次洛陽大會,他亦是安排李建成坐鎮長安,處理李唐內部事務。在大會結束後,李淵便立刻經潼關返回長安。他對李建成還是有些不放心,擔心他年輕氣盛,在一些政務上處理不夠老到。更重要的還是:他認為權力拿在自己手上才更放心一些。不管是李建成還是李世民,雖然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但在他沒死之前,他都是不願意將權力交出的。

而李淵離開之後,洛陽周圍的所有李唐軍隊,他便交由李世民全權統攬。

不過李世民是非常清楚他這位四弟有幾分斤兩的,根本不敢把關鍵戰鬥拿給李元吉去打。象擊破蕭銑的梁軍一役,李世民只敢自己去親自指揮。然後將封堵洛陽城的任務交給了李元吉。這讓李元吉心中非常不滿,認為是自己這位二哥看不起自己。

因此,李元吉便一直想打個勝仗,立個大功向自己的父皇和唐軍將士證明,他是可以幹得比李世民更好的。河東之戰只是一次偶然失誤而已。

張寶德亦是跟隨李淵多年的老部下了,可以說是看著李元吉長大的,怎麼會不知道他的心思?

想到這裡,他雖然知道自己這麼說,會得罪李元吉,但事關全軍將士性命,以及圍堵宇文明的重任,張寶德亦是隻有硬著頭皮說道:「齊王殿下,皇上臨走之前,可是交代過,大軍由秦王任統帥。而秦王在南下進攻蕭銑的軍營之時,要求我們以圍堵和監視洛陽城為主,如果敵軍出城人數在一萬人以下,自然可以上前封堵。但如果出城敵軍兵力達兩萬人以上的情況,則必須留守大營,只以小股部隊騷擾,使其不能迅速逃走。然後急派快馬通報於他們,以作定奪……」

「所以,末將以為,現在我們應該派出三千人左右的輕騎兵部隊沿途騷擾敵軍,拖延起行軍速度,同時馬上派人通知秦王,請他回營主持大局。畢竟剛剛已經得到戰報,說蕭銑全軍覆沒,只餘數百騎逃脫。如今我軍已無後顧之憂,秦王也能夠很快從南面抽身而回的……」張寶德一臉凝重地說道。

「好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不就是不想讓我立功罷了!」李元吉一臉憤怒地說道:「張寶德,現在你要麼跟我一起,率大軍前去攔截宇文明;要麼你就自己留守大營。本王給你一個選擇的機會!」

張寶德聽到李元吉如此不留情面地斥責,亦是心中叫苦,知道自己算是把這位齊王得罪慘了。

他此時也在思考,到底要不要跟著李元吉一起去攔截?雖然跟上去之後,以唐軍的優勢兵力,還有旁邊江淮軍的配合,是肯定能攔住宇文明的三萬人馬。只不過,大營也很重要啊!在這大營裡,可是有著六萬唐軍的糧草輜重,不容有失的。

張寶德思忖了片刻,還是決定留守大營。畢竟跟著李元吉去攔截,就算勝利了,功勞大頭也是他得了。而萬一因為傾巢出動,導致大營有失,那他和李元吉的責任就大了。

李元吉是李淵的兒子,堂堂大唐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