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頁 (1 / 2)

令我扼腕嘆息的是,1963年從北京大學畢業之後,直至1978年,前後整整15年,被&ldo;社會主義教育運動&rdo;、&ldo;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rdo;以及&ldo;五七幹校&rdo;所浪費。這恰恰是我從23歲到38歲的年富力強的人生黃金時期。如果那15年用於專業創作,豈止可以多寫1000萬字。這是最大的時間的浪費,生命的浪費。更何況那無休無止的澎湃在中國大地的極&ldo;左&rdo;思潮,造成了極大的思想混亂,以致後來不得不花費很多精力去撥亂反正,這才終於走上真理的軌道。

我視創作為生命,把作品看做是&ldo;凝固的時間&rdo;。筆寫來的,斧頭也砍不掉。自從11歲發表第一篇作品以來,我一輩子可以說是&ldo;從一而終&rdo;,只從事一項事業,即文學創作。

其實,有兩個時期,我完全可以不寫作:

一是&ldo;文革&rdo;時期,出書時除了送50本樣書之外,沒有一分錢稿費。在那樣的歲月,我白天在農村下地勞動,或者在電影廠裡做&ldo;煤渣磚&rdo;、挖防空洞,夜晚像做&ldo;地下工作&rdo;一般悄悄寫作,居然也出版了10本科普、童話等&ldo;6離政治&rdo;的書,還寫好一大批書稿,壓在我的抽屜或者出版社編輯的抽屜裡,所以在粉碎&ldo;四人幫&rdo;之後我的作品如同噴泉湧出,在1978年我一度創造了&ldo;月出一書&rdo;的記錄。

二是現在,我的兩個兒子都事業有成,我自己也擁有一批智慧財產權,很多人都勸我不必寫了,含飴弄孫,坐享清福。我卻依然不停地寫作。我先後12次應邀出席全國書市,還多次出席北京書市、上海書市、羊城書市,就是因為我不斷推出有影響的新著,出版社藉助於書市&ldo;造勢&rdo;,舉行新書首發式或者簽名售書。

在中國作家之中,我是很另類的一個。我的作品除了數量多之外,而且體裁多樣。我是一個寫作興趣非常廣泛的人,早年寫詩,後來寫過小說、散文、童話、寓言、電影劇本、雜文、評論以至相聲、快板、歌詞,最後定位在當代重大政治題材的紀實文學。

我是中國作家之中不多的出身理工科的作家之一。我在北京大學讀了6年化學本科,畢業之後卻&ldo;背叛&rdo;了化學,從事電影、文學創作。正因為我有著理科背景,所以早年寫了《十萬個為什麼》、《小靈通漫遊未來》等科普、科幻作品;此後轉向報告文學、紀實文學創作,進行&ldo;大題材、高層次、第一手&rdo;的採訪,寫下從中國共產黨誕生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的150萬字的&ldo;紅色三部曲&rdo;,寫下關於1957年全景式的紀實長篇《反右派始末》,寫下182萬字的長卷《&ldo;四人幫&rdo;興亡》,寫下關於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紀實長篇《鄧小平改變中國》等等;隨著我的兩個兒子分別在臺灣、美國安家,我5次去臺灣,7次去美國,並開始世界性的漫遊,足跡遍及五大洲,拍攝了十幾萬張照片,寫下二十來本圖文並茂的&ldo;行走文學&rdo;作品,從歷史、文化的角度記述異域風情,諸如《美國自由行》、《星條旗下的生活》、《櫻花下的日本》、《真實的朝鮮》、《歐洲自由行》、《澳大利亞自由行》、《一半沙漠一半海‐埃及和杜拜》以及《大陸腳遊臺灣》、《臺灣那些事兒》等等。其中在美國&ldo;9?11事件&rdo;爆發時趕往紐約所寫的長篇《受傷的美國》以及蘇聯解體10週年時訪問俄羅斯、烏克蘭所寫的長篇《行走俄羅斯》,則已經超出&ldo;行走文學&rdo;的範圍,成為國際重大事件的紀實文學。科普、科幻作品,紀實文學,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