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部分 (4 / 4)

在這裡,加工裝置主要是各種專業機床和後來的各種自動化機床及流水線,具體原因在下面說。

測量裝置主要是量規。因為用通用量具,測量對工人要求高,花的時間多,不適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要求。而量規的種類是很多的,往往還要定做,不是買幾個就行的。如果這兩方面都保證不了,那就降低標準化的要求吧,採用按公差分組匹配的方法解決問題,這也是歷史上長期採用的方法。如步槍直到大米的M16出現後,才真正實現零部件的完全替換。

還有,要實現標準化,必須作大量的實驗,從而編制出合理的公差表,否則就會對生產造成極大的困擾。舉個列子,槍械的加工中長期使用按公差分組匹配的方法,但到底什麼樣的公差分組才能將槍匹配的好呢?如果公差分組不當,裝配出來的槍自然有的好有的差,無法實現公差分組的目標,反而會給自己造成極大的麻煩。

所以說,標準化是必要的,但必須要有相關的其它方面配合,否則反而會降低生產效率。因此,直到一戰前,標準化才開始真正進入工業化大生產。

人類進入工業化時代以來,機床的一條明確發展路線是:效率更高、生產成本更低。而在我們前面提到的以車床為代表的通用機床,在很長時間中加工效率增長是很低的,除非無限增加工人和裝置,產量是上不去的。那麼,人們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這一點,如果有人去過工廠,就明白了,大批次生產的工廠所用大部分機床是專用機床,不是我們常說的通用機床(這裡說的專用機床是相對概念,並不是說它只能加工某樣不能做任何改變的東西)。比如,螺栓等標準件,歷史上一開始是用普通車床加工出來,但加工效率低(想想工人要多次切削,每次都要仔細對刀)、成本高(將一根圓棒夾在上面,最後切削出一個小小的螺栓,材料浪費極大,而且加工中對工人要求也高),於是米國人就研製出了專用的機床和工藝,雖然要多個機床才能完成全部加工,可生產效率得到極大提高,對工人的要求也降低了。工業化大生產這樣開始初步顯現它的威力,而不是像以前一樣靠人數去完成大規模生產。在南北戰爭中,大米靠此初步具備了爆後膛連珠槍海的能力,而所需人員和國家的負擔比這在以前的歷史上的任何時代都小。工業母雞,在這方面初步發揮出了它的巨大威力。獨國人看到這一點,在19世紀開始了它的追趕。

隨著工業化的發展,人們對大批次的生產要求越來越高,終於,機械時代的最偉大標誌出現了,這就是小白們嗨得不得了的流水線。我們先看看小白們最喜歡談的福特T型車:

1913年;福特應用創新理念和反向思維邏輯提出在汽車組裝中,汽車底盤在傳送帶上以一定速度從一端向另一端前行。前行中,逐步裝上發動機,cāo空系統,車廂,方向盤,儀表,車燈,車窗玻璃、車輪等。第一條流水線使每輛T型汽車的組裝時間由原來的12小時28分鐘縮短至10秒鐘,生產效率提高了4488倍!

但這裡請大家注意兩個問題:

1、10秒是流水線上下來兩輛汽車的間隔時間,而不是一輛汽車裝配所需的完整時間,一輛汽車裝配所需的完整時間(從流水線的這一頭進去到那一頭出來的時間)並沒有降低多少,或者說流水線的分工並行方式並不能降低這個時間多少。也就是說,分工並行的生產方式本身並沒有提高多少工人的勞動生產率。而分工並行的生產方式本身歷史是很悠久的,並不是福特的發明。流水線是分工並行的生產方式的一個極好應用。很多小白作者往往將分工並行的生產方式等同於流水線,這是完全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