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無法作為辨證論治的依據。
為了能夠最為直觀的感受到瘟疫對人體的傷害,劉文章不顧其他幾位中醫的勸阻,毅然決定以身試毒,讓自己染上了瘟疫。
他被病魔折磨了三天三夜,終於對瘟疫有了最細緻的瞭解,拿來紙筆,忍受著感染瘟疫帶來的高熱與失聲,抽搐著手指,歪歪斜斜寫下了藥方,落下最後一筆之後,整個人暈厥過去。
他的藥方先用在自己身上,兩天之內,症狀明顯改善,這才放心的推廣到西北各地,治好了上千萬人,成為西北人民稱頌的再世華佗,回到京都後,獲得最高領導人的召見,親自授予“大國醫”的稱號,以此表彰他捨己為人的大醫精神,甚至說他的醫術,不是單純的醫人,而是大醫醫國。
西北人民也自發在各地為劉文章樹立雕像,供人緬懷敬仰。
只有這樣的人,才有資格樹立雕像,高高在上,讓每一個經過的人,仰望瞻仰。
而鄭翼晨呢?不過是一個行醫沒幾年的年輕醫生,還沒有資格與這些名字並列,享受樹立雕像的待遇。
當然,也只是“目前”沒有資格,假以時日,憑著黃帝傳承,他,鄭翼晨,也必然能和這些醫家平起平坐,乃至超越他們,彪炳醫史,光耀古今!
鄭翼晨聽李雲說擱淺雕像的計劃,也知他沒死心,並不說破,要說他對李雲的計劃不動心,自然是假的,畢竟這是一份最高的榮耀,但他知道自己目前配不上這份榮耀。
他心下想道:“等到我圓了強叔的願,站上了中醫的巔峰,到那時候,再重啟這個雕像的計劃吧。”
李雲足足說了將近兩個小時,才把學校的整體規劃說個透徹,由此也可知道這所學校是一個龐然大物,幸好復生地產公司也是夏海市第一地產巨無霸,才能獨立執行這個建築工程。
一直默不作聲的李復生等李雲介紹完關於學校的一切,這才開口說道:“翼晨,你打算給這所學校取什麼名字?”
“名字?”鄭翼晨頓時面露難色,“我還真沒考慮過這事。”
李雲道:“不用考慮了,直接把你名字加上去不就行了,就叫翼晨中醫學院。”
“說實話,我最討厭這種命名方式,每次見到滿大街的逸夫樓,我都有把它的牌匾拆掉的衝動。”
“哦,要不,直接把地名加上去,夏海市中醫學院,聽上去也不錯。”
鄭翼晨想了一想,自己的醫術,繼承於《黃帝內經》與《黃帝外經》,這兩部書的成書模式都是採用黃帝與岐伯一問一答來闡述醫理,岐黃是這兩位上古聖賢的縮寫,也等同於中醫的代名詞……
他雙眼一亮,脫口而出:“不如叫……岐黃學城吧。”
“什麼?”
李復生和李雲一臉茫然,感覺這個名字聽起來還不如翼晨中醫學院和夏海市中醫學院呢。
鄭翼晨跟他們解釋了一下這個校名的寓意,李雲表示聽懂了,不過依舊認為自己起的名字比較好:“翼晨,做人不能太文青,直白通俗一點比較好,你真不考慮我提議的兩個名字?”
鄭翼晨斬釘截鐵的道:“不考慮!”
李復生道:“好,那就這麼定了,這所學校以後就叫岐黃學城。”
鄭翼晨豪興大發,將一張夏海市的地圖鋪陳開來,效仿古人指點江山,指著郊區的位置說道:“不久的將來,這裡將會有一片高樓大廈,拔地而起……”
李雲好心提醒道:“翼晨,錯了,你指的地方是垃圾焚燒廠。”
“哦。”鄭翼晨尷尬一笑,窺準了方位,慷慨激昂的說道,“不久的將來……”
李雲搖搖頭:“又錯了,那邊是自來水水廠。””哇靠!不是吧?“
鄭翼晨嗓音一窒,彷彿被突然掐住脖子的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