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論衡主要內容> 第150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50部分 (2 / 5)

先君必欲一見群臣百姓也夫!故使欒水見之。”於是也而為之張朝。而百姓皆見之,三日而後更葬。文王,聖人也,知道、事之實。見王季棺見,知其精神欲見百姓,故出而見之。

【註釋】

滑山:古山名。《戰國策·魏策》作“楚山”,《呂氏春秋·開春》作“渦山”。疑“渦”即“滑”之訛,楚山為其別名。

欒:當從《戰國策·魏策》作“■”,下同。■水:古河名。

和:棺材兩頭的木板。《呂覽》高注:“棺題曰和。”章炳麟《新方言》六:“今浙江猶謂棺之前端曰前和頭,音如華。”

先君:指王季。

也:據《呂氏春秋·開春》及《戰國策·魏策》當作“出”。張朝:設朝,召集百官來朝見。

【譯文】

王季埋葬在滑山腳,■水衝擊他的墓,現出了棺材前端的木板。周文王說:“唉!先君一定是想要見一見群臣和老百姓吧!所以讓■水衝擊現出棺材。”於是離開宮廷,到棺材旁為王季設朝,老百姓都見到了棺材,三天以後又改葬王季。周文王是位聖人,明白道理和事情的實質。看到王季的棺材現出來,知道是他的精神想要見到老百姓,所以就離開宮廷而讓老百姓都見到棺材。

【原文】

63·24曰:古今帝王死,葬諸地中,有以千萬數,無慾復出見百姓者,王季何為獨然?河、泗之濱,立家非一,水湍崩壤,棺槨露見,不可勝數,皆欲復見百姓者乎?■水擊滑山之尾,猶河、泗之流湍濱圻也。文王見棺和露,惻然悲恨,當先君欲復出乎,慈孝者之心,幸冀之意。賢聖惻怛,不暇思論,推生況死,故復改葬。世俗信賢聖之言,則謂王季欲見百姓者也。

【註釋】

立家:據遞修本應作“丘冢”。皆形近致誤。

圻(qí其):通“碕”,岸。

當:通“倘”。或許。

惻怛(cèdá策達):悲痛,難過。

【譯文】

回答說:古今帝王死後,埋葬在地中,成千成萬,沒有想要再出來見老百姓的,為什麼唯獨王季是這樣呢?黃河、泗水岸邊,墳墓不止一座,河水衝擊使土倒塌,棺槨露現出來的,不可勝數,是都想要再見一見老百姓嗎?■水衝擊滑山腳,如同黃河和泗水的急流衝擊河岸一樣。周文王看到棺材兩頭的木板露出來,心情悲傷,認為或許是先君想要再出現,這是慈孝人的心思,希望如此的心願。賢聖心情悲痛,顧不上思索判斷,用活人的心理類推死人,所以又改葬王季。世俗之人相信賢聖的話,就說王季想見一見老百姓。

【原文】

63·25齊景公將伐宋,師過太山,公夢二丈人立而怒甚盛。公告晏子,晏子曰:“是宋之先,湯與伊尹也。”公疑以為泰山神。晏子曰:“公疑之,則嬰請言湯、伊尹之狀。湯皙以長,頤以髯,銳上而豐下,據身而揚聲。”公曰:“然,是已。”“伊尹黑而短,蓬而髯,豐上而銳下,僂身而下聲。”公曰:“然,是已。今奈何?”晏子曰:“夫湯、太甲、武丁、祖己,天下之盛君也,不宜無後。今唯宋耳,而公伐之,故湯、伊尹怒。請散師和於宋。”公不用,終伐宋,軍果敗。夫湯、伊尹有知,惡景公之伐宋,故見夢盛怒以禁止之。景公不止,軍果不吉。

【註釋】

據:《晏子春秋·內篇諫上》作“倨”,當據校正。

己:據《晏子春秋·內篇諫上》應作“乙”。太甲、武丁、祖乙:都是商代君王。孫星衍《晏子春秋音義》:“太甲,湯孫。武丁,小乙子。祖乙,河亶甲子。”

以上事參見《晏子春秋·內篇諫上》。

【譯文】

齊景公將要進攻宋國,軍隊路過泰山,景公夢見兩位老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