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論衡主要內容> 第154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54部分 (1 / 5)

大:據《史記·趙世家》當作“反”。

稱褒之二君:傳說夏朝將要滅亡時,宮廷中出現兩條龍相鬥,自稱是褒國的兩位國君。事見《國語·鄭語》,參見本書《異虛篇》。

鬼:王充反對人死精神為鬼的說法,但他承認“陽氣”可以構成鬼象。妖祥之氣:構成妖祥的氣,即陽氣。

【譯文】

解釋說:這大概是趙襄子將要取勝的預兆吧。三國進攻晉陽一年多,引汾河水灌晉陽城,城只差三板就要淹沒了。襄子懼怕,派相官張孟談和韓、魏私下談判,韓、魏與趙合謀,竟然在三月丙戌日那天,反而滅掉了知氏,三國共分了知氏的領地。大概是妖祥之氣像人的形狀,自稱是霍太山的神,如同夏朝宮廷的妖象像龍,自稱是褒國的兩位君王一樣。趙簡子遇到的妖象像人,自稱是天帝的使者。根據什麼知道不是霍太山的神呢?解釋說:太山,是地的形體,好比人有骨節一樣,骨節怎麼會成為神呢?如果霍太山有神,這個神應該像霍太山的形狀。為什麼呢?人們認為鬼是死人的精神變的,它的形象如同活人的形象。現在霍太山又廣又長與人不相同,而它的精神卻和人沒有一點不同。和人沒有一點不同,那就不是山神而是鬼類似於人。鬼類似於人,那就是妖祥之氣構成的了。

【原文】

64·16秦始皇帝三十六年,熒惑守心,有星墜下,至地為石。刻其石曰:“始皇死而地分。”始皇聞之,令御史逐問,莫服,盡取石旁家人誅之,因燔其石。妖,使者從關東夜過華陰平野,或有人持璧遮使者,曰:“為我遺鎬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龍死。”使者問之,因忽不見,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言聞,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不過知一歲事。”乃言曰:“‘祖龍’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視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沉璧也(11)。明三十七年(12),夢與海神戰,如人狀。是何謂也?

【註釋】

秦始皇帝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

熒惑:即火星,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守:迫近,侵犯。心:心宿,二十八宿之一。熒惑守心:迷信說法認為這是凶兆。

據本書《語增篇》“民或刻其石”,此句前當有“民或”二字。《漢書·五行志》亦有“民或”二字。

地分:國土分裂。指國家的統一被破壞,出現割據局面。

御史:官名,主要掌管糾察。

妖:據《史記·秦始皇本紀》當作“秋”。

野:據《史記·秦始皇本紀》當作“舒”。關東:今河南函谷關以東。華陰:今陝西華陰。平舒:古地名,在今華陰西北。《水經注》十九雲:“渭水又東經平舒北,城枕渭濱,半破淪水,南面通衢。昔秦之將亡也,江神返璧於華陰平舒道,即其處也。”

鎬(hào號)池:古池名,在今陝西西安市西南。鎬池君:謂水神。

今:當作“明”。三十六年言祖龍死,果三十七年始皇崩,其言驗。祖龍:指秦始皇。《史記》裴駰集解引蘇林曰:“祖,始也;龍,人君像;謂始皇也。”

御府:掌管制造和供應宮廷服飾的機構。

(11)二十八年:即公元前219年。

(12)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

【譯文】

秦始皇帝三十六年,熒惑星侵犯心宿,有星從天墜下來,到地上變為石頭。有老百姓在這塊殞石上刻字:“始皇當死國土分裂。”始皇聽見這件事,命令御史追查,沒有人承認,就把住在殞石旁的人全部抓來殺掉,隨著燒燬了這塊殞石。秋天,秦始皇的使者在晚上從關東路過華陰平舒,有人拿著一塊璧攔住使者,說:“請為我把璧贈送給鎬池君。”隨著又說:“明年祖龍要死了。”使者想問這件事,忽然這個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