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武俠歷險記食譜> 第193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93部分 (2 / 5)

體強國之一的法國從來不乏“發出聲音”的媒介,問題在於,這些聲音都是用法語發出的。

法國人對本國語言和文化的熱愛和保護不遺餘力,舉世罕見,從官方到民間,他們在全世界各個角落努力闊大和保持著法語的影響力,從代價不菲法語國家峰會到遍佈全球的“法語聯盟”,捍衛法語、推廣法語成為歷屆法國政府共同的使命和義務。法國發達的傳媒業,不論官方色彩濃厚的法廣(RFI),還是具有私人甚至商業色彩的《世界報》、《青年非洲雜誌》、TV5及CANAL+電視臺,都不約而同把“發出法國人的聲音”當作自己理所當然的職責,在世界各個角落努力推廣法國的觀點,法國的價值觀。

從這個意義上講,法蘭西24和這些前輩媒體並無本質的不同:他們都面向國門外的全世界,都一面強調自己不是法國政府的傳聲筒,一面賣力宣揚法國人對世界熱點和國際大勢的觀點看法,都在連篇累牘、無時無刻發出“法國的聲音”。

法蘭西24誕生的意義在於,法國媒體終於擺脫了一貫頑固而濃厚的“原法語主義”情結。

以往法國人的邏輯往往是“請先接受法語,然後再傾聽法國的聲音”,RFI也好,TV5也罷,其遍佈各洲的本地頻道和調頻廣播往往承擔著宣傳法語文化、介紹法語學習途徑的任務,甚至直接播出法語學習節目,他們的做法,似乎希望先把世界“法語化”,以便理解法蘭西,理解法國的聲音。RFI等設有其它語種廣播,但這些廣播覆蓋面窄,採編力量薄弱,實際上不過是其法語節目的附屬品罷了。不錯,EURONEWS例外,您只需按一下遙控器就可自由切換語種,但這個24小時新聞臺是歐盟的官方臺,只能發出“歐盟的聲音”。

應該說法國的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至少法國媒體在法語區內的影響力是穩定的,而法語區也似乎成為為數不多可以在“英語的天下”中撐起一方保護傘的地方。然而法國是一個具有全球利益的大國,也是個具有獨立自主外交傳統的國家,這樣的國家所發出的、往往不同於美、英的“另一種聲音”,需要被儘可能多的國家和民眾聽到並理解,不論這些國家和民眾操何種語言,對法語有無興趣。

“原法語主義”情結使法國人在媒體報道領域更多強調“法語”而非“法國的”特質,結果自然只能使法國的聲音在法語區以外變得微弱乏力。

殘酷的現實催生了法蘭西24,這個24小時新聞臺目前募集了一支由170人組成的雙語(法、英或法、阿拉伯)記者團隊,這就意味著不論是英語、法語還是阿拉伯語節目,都可達到採編力量“齊裝滿員”的境界,而不再如RFI的小語種播音那班“小貓三兩隻”地小打小鬧;意味著法語第一次不再是一家法國主流新聞媒體的第一主題詞:FRANCAIS依舊是第一位的,但含義已由“法語”變為“法國的”(這兩個詞在法語中寫法都是FRANCAIS),香榭麗舍大街上並排播出的英、法電視節目是個極耐人尋味的象徵:從這一刻起法國人更重視聽眾對“法國聲音”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而不再一廂情願地強迫他們首先接受法語。

對於全球新聞界這也許是一小步,但對於法國卻可能是一大步:經過與英語圈幾十年的抗衡鬥爭,法國人終於開始把“法國的”置於比“法語”更重要的地位,從這一意義上看,法蘭西24或許只是一系列重大演變的第一環。

說話不是容易的事

法蘭西24已開始發出“法國的聲音”,但要讓這聲音更持久,更響亮,卻絕非容易的事。

如果說法蘭西24還是個呱呱墜地的嬰孩,那麼它的對手則成熟、強壯得多,CNN開播至今已達25年,BBCWORLD也已滿15歲,他們的聲音顯然比“法國的聲音”更響亮、更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