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武俠歷險記食譜> 第252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52部分 (2 / 5)

筆不可謂不大。

問題在於,殼牌減資蓄謀已久,早在2004年6月11日,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殼牌授權起草的一份秘密報告,就聲稱殼牌將可能在2008年內“退出”尼三角地區,也就是說,餡餅早已烘好,卻遲遲沒有人吃,在天上飄了許久,才最終落到遲到者中國人頭頂上,在此經營已久的其它跨國公司為何反應遲鈍?

殼牌的死敵埃尼公司是石油暴力的另一個主要受害者,去年6月,曾因輸油管被炸,宣佈“不可抗力”減少布拉斯出口油庫產能9。8萬桶/日,去年11月又因同樣理由減產6萬桶/日,對殼牌屢屢減產、裁員宣示冷眼旁觀;另一家石油巨頭雪佛龍同樣不能倖免,今年5月,因石油平臺遇襲,6人被綁架,該公司被迫削減1。5萬桶/日產能並表示“密切關注石油暴力對本產業的影響”,顯然不可能對殼牌的餡餅感興趣;比較另類的是埃克森-美孚,近年來其在尼市場份額已攀升至首位,屬於逆勢擴張的急先鋒,但它的身後,卻是由於中東、拉美油源吃緊、對尼石油依賴加深,且長期對尼保持密切政治、經濟和軍事關係的美國政府,即便如此,該公司在面對具體危險時也表現得十分警惕:去年1月,當尼石油管道屢屢遭襲之際,它就迅即宣佈關閉駐尼分公司的管理部門,以保護公司及其員工的安全。

殼牌秘密報告所提出的退出理由,是“在衝突頻仍的這樣一個國家,安全正直地運營十分困難”,而這樣的理由對大多數在尼經營的跨國公司都存在,日本三菱公司風險管理經理TonyNunan早在去年就公開認為,奈及利亞的石油暴力將是“長期”的,因此對油市將構成持續性困擾,據最新資料,目前尼石油日產能較去年同比下跌4。9%,在暴力最盛時跌幅一度高達過80%。在此分析主導下,各公司面對滿天餡餅的謹慎態度完全不難理解。

在對手紛紛退縮的情況下,中海油屢拾餡餅也就不足為奇,可是別人消化不了,中海油也未必行。

殼牌等老牌企業所面對的石油暴力、民族矛盾、貧富分化、官員腐敗等問題,中海油一個不少,而相較於1958年入場的殼牌、1962年入場的埃尼,“小字輩”中海油顯然欠缺刀口舔血的功力和底蘊,中國對奈及利亞的影響力更遠不能和支援埃克森-美孚“搶餡餅”的美孚相比。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去年4月29日,距中海油獲得4個區塊開採權僅2天,MEND就對中海油投資的一家煉油廠發動炸彈襲擊,今年以來,針對中國石油企業員工的綁架和其它暴力活動已發生多起,中海油在當地的石油勘探、開採作業不能不被波及。

但在這種局面下,中海油對掉下來的餡餅非但照單全收,甚至主動伸手:去年1月中標的OML130,競標價22。68億美元收購45%股權,最後卻花了26。92億,在其它財團紛紛甩手的同時,反倒主動貼了4億多;去年4月中標的4個區塊,全都是殼牌等中標後不惜犧牲保證金主動放棄的,中海油卻如獲至寶;此番對殼牌OML…125和OML…134兩個區塊的覬覦,不過是故態復萌而已。

然而導致殼牌退縮、其它財團觀望的風險並未消退,從中海油的措置,也很難讓人看到其足以規避風險、獨善其身的令人信服的理由,如此火中取栗,著實讓人捏了一把冷汗。

不僅僅是他們

這種罔顧風險的火中取栗,在中資大型國企的海外經營中並不鮮見,涉及的不僅是中海油、不僅是奈及利亞、不僅是非洲,甚至不僅是石油產業。

由於類似的風險,國際財團對奈及利亞4家煉油廠私有化計劃毫不看好,對尼政府自2002年開始、長達4年多的招標反應冷淡,迫使後者不得不和印尼、馬來西亞和中國公司接洽,卡杜納煉油廠股權併購合同,原本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已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