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溫柔的填詞> 第30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0部分 (2 / 4)

這個問題也是涉及面很大的。對此,法律法規是怎樣規定的,我不去管它。我首先想到的是,整個社會對醫生、對醫院喪失了信心,不太相信。我們國家最大的問題是喪失了信譽,每個職業都被人不相信。比如,不相信醫生,如果不給他紅包,他就不好好看病,關鍵在於這個問題。又如,不相信公檢法。最近,剛剛發生了一位山東人大代表,他的手下闖進機場打了空警的事情。然後,各說各有理。我不管誰有理,這也是屬於互不信任的問題。首先,這個空警不相信這位人大代表的人格,說:雖然他已經亮出自己人大代表的身份證,但越是人大代表,我越要拷他,越要抓他。對方呢,也不相信他,派出自己的手下去解決問題,然後把空警打傷了。公檢法系統也互相不信任。現在,老百姓告狀要選法院,治病要選醫院。選了醫院還不放心,一定要給多少多少錢。其實我知道,有的大夫特別好,有的大夫是不收紅包的。但是不收紅包,病人就放心不下,認為你不收紅包不好好給我看病。我碰到過一個很好玩的事情:一個醫院的一位女大夫不收紅包,病人不相信她,她只好先收下紅包,做好手術後把這個紅包還給他。從這個事情我就想:要重新建立國民與國民之間的信任!而不是對收紅包的大夫給予什麼處罰,這樣不能解決問題。現在必須從根本上解決我們國家的信任危機。這個國家的醫療、學術、金融都出現了信任危機,包括學術論文、職稱。現在為什麼要填一個一個的表格?因為都不信任,都要填一下表格證明這個東西是可靠的,這就變成了一個惡性迴圈。在十年前我還對這個現象譴責,現在我知道譴責是沒有用的。醫生,他有各種各樣的理由收這個紅包;患者,他有各種各樣的理由一定要送這個紅包。如果從傳統的道德來說,本來,病人是應該給醫生送點禮物的,就像學生給老師的禮物一樣,是象徵性的。比如說,孔子規定了,每個學生到我這兒來上學,要送我十條牛肉乾,這是孔子明文規定的。孔子說,這不是我要你的財物,這是一種禮節。我們過去都是這樣的,給老師、給大夫都要送一份兒禮,比如,送一包月餅。但是,現在這個紅包以禮的名義,實際上是一種賄賂,實際上變成了一種高額的手術費,而這個手術費本來是應該納入國家正常的收入和稅收之中的。所以我覺得,根本解決諸如此類的問題是要重新來建立國家的信任,但短時間內我對這個事情不抱樂觀態度。

問:中國本土文學家從來沒有得過諾貝爾獎,除了意識形態的因素以外,您覺得還有什麼原因?

答:我覺得主要是意識形態的因素,我覺得大約90%是意識形態的因素,10%或者20%是文化隔閡。我以前覺得是中國文化水平不夠,覺得我們寫不出《紅與黑》、《戰爭與和平》等,後來發現不是這個問題,西方人基本上不看中國的文學,因為文學與文化是隨著經濟與軍事的力量傳播的,這是一個鐵的事實。由於我們在經濟上軍事上不強,事實就荒誕地變成:戰勝我們的民族,他們什麼都是先進的,他們的法律、金融等全是好的,文學也是好的。實際上這個“好”是沒有比較的,對方根本不讀我們的東西,而且翻譯的東西不能體現我們中國的妙處。即使他們派了好多人來學漢語,也只是學一些皮毛漢語,也只是一些日常漢語,很多外國人學的第一句中國話是:“便宜點”,買東西用的。而一百多年前外國人學中國的第一句話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外國人理解中國文學是不可能的,那些諾貝爾文學評獎人也是帶著政治眼光來看我們中國的,他們專挑一些他們認為“###”的作品。我專門寫過一篇關於高行健獲獎的文章。高行健的獲獎作品在中國從來沒有被出版過,從來沒有中國人讀過,他就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不是很奇怪嗎?他寫東西就給他的評獎老師馬悅然一個人讀的,而馬的岳父就是一個###右派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