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典機密大事,並加設中書監(令、監均為三品),同領中書省。因為職掌釋出詔令,接近皇帝,故而權重位顯。可是獻之無意仕途,又覺得自己從六品的長史,六七年間就升至此位,初始不敢接任(《全晉文》卷二十七,有王獻之《辭尚書令與州將書》,疑為辭中書令之誤。因為史籍沒有任命他為尚書令的記載。故將王獻之任中書令的時間系在太元八年(一說為太元十年)。)。力辭未果便上表推薦御弟琅邪王司馬道子任中書監。獻之並不知道司馬道子志不在此,以他的身份,他想攫取更高的權力。不久,詔書頒下:“以琅邪王道子錄尚書六條事”。這一年,前秦苻堅起大軍伐東晉,江東大震。謝安令謝石、謝玄等迎敵,戰於淝水,大敗苻堅。謝安乘機北伐,收復洛陽及青、兗、徐、豫等州,並進而收復了黎陽(今河南浚縣)。但是司馬道子忌謝氏勢力,謝安遭排擠,出鎮廣陵的步丘(今江蘇邵伯)。
由於司馬道子弄權,朝政混亂,中書令形同虛設。儘管王獻之不甚理公事,也感到苦悶。太元九年(三八四年),即獻之任中書令的第二年,公主生了個女兒,取名神愛。是年,獻之年四十一,尚無子嗣,便納妾桃葉(一說王獻之納一對姐妹為妾,即桃葉、桃根。關於桃根,另有一種說法,見梁費昶《行路難》:“君不見長安客舍門,娼家少女名桃根。”)。桃葉的母家住在秦淮河以南,她時常回家,獻之則常去江邊迎送,於是傳下兩首《桃葉歌》:
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
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
桃葉復桃葉,桃葉連桃根。
相憐兩樂事,獨使我殷勤。
獻之一直沒有忘記郗道茂,也一直對被迫離婚抱有歉意。在獻之留下的為數不多的雜帖中,有數帖與她有關。如一帖似是離婚前寫給親友的,很簡短:“令外甥知問,郗新婦(疾)更篤,憂慮深!”另一帖字數稍多:“新婦服地黃湯來,似減。眠食尚未佳,憂懸不去心。君等前所論事,想必及。謝生未還,可爾。進退不可解,吾當書問也。”還有一帖明顯是離婚之後,獻之懺悔及追憶當年“奉對”時的感情了。雖然離了婚,表姐表弟的關係還在,所以獻之不稱新婦,而改稱姊。這是一封無頭無尾的信:“雖奉對積年,可以為盡日之歡。常苦不盡觸額之暢。方欲與姊極當年之匹,以之偕老,豈謂乖別至此!諸懷悵塞實深,當復何由日夕見姊耶?俯仰悲咽,實無已已,惟當絕氣耳!”(三帖均見於《全晉文》卷二十七)
郗道茂與王獻之離婚後,誓不再嫁,回到會稽依伯父居住。
太元十年(385年),謝安去世。謝安主持的淝水之戰,在前秦苻堅數十萬大軍壓境之下,取得勝利,保全了東山,但是,朝廷在司馬道子的*縱之下,給予謝安的喪葬禮儀和規格,卻不太隆重,使得不大過問朝政的王獻之也大感不平。他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於是上疏為其論爭:
故太傅臣安,少振玄風,道譽洋溢。弱冠遐棲,則契齊箕皓,應運釋褐,而王猷允塞。及至載宣威靈,強猾消殄。功勳既融,投高讓。且服事先帝,眷隆布衣。陛下踐阼,陽秋尚富,盡心竭智,以輔聖明。考其潛躍始終,事情繾綣,實大晉之雋輔,義篤於曩臣矣。伏惟陛下,留心宗臣,澄神於省察。及葬,孝武帝遂加安殊禮。
沒過多久,獻之就病了。因為他也服寒食散,再加灸足留下了後遺症,所以,年僅四十餘歲便如同羲之晚年一樣,病痛纏身。獻之書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