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朝廷那邊,雖然在去年九月底就明確了再次北伐的國策,但因為徵虜將軍藍玉找遼王要馬未果,碰了個釘子,馬上找老朱告狀。
老朱只好下旨對遼王進行一番申斥,同時讓駙馬都尉梅殷趕緊從山東等地買了一批馬給藍玉送了過去,其中不少還是遼王先前賣到山東的。
晉、燕二王還是老老實實送了一些,藍玉又從泰寧衛買了一些、搶了一些,總算勉強保證了四萬騎兵一人二馬的基本配置。
為了確保此次北伐成功,老朱專門從京軍中抽出四衛人馬讓新任徵虜右副將軍郭英帶到了大寧府。
此外,他還花了六萬兩銀子給藍玉鑄造了二十門鐵炮。
這樣一耽擱,藍玉大軍直到今年正月初十才做好正式出征的準備。
就在遼王在聖水山臨陣換將前後,藍玉大軍也於二月初抵達上次北伐到達的慶州,也就是後世的巴林左旗一帶。
藍玉大軍一邊在慶州進行休整,一邊派出數路偵騎打探元軍的主力動向。
可是偵騎一連偵查十來天,都沒得到元軍主力的訊息。其中,從元軍投降過來的全國公觀童自告奮勇帶了數名蒙古降兵去偵查,結果一去不復返。
徵虜右副將軍武定侯郭英就向藍玉建議:“觀童此去,必然逃歸元廷,洩漏明軍北伐訊息,不如早些撤軍吧。”
藍玉聽後,心裡有些動搖。
定遠侯王弼卻向藍玉力保:“觀童對大明忠心耿耿,不會背叛大明。”
王弼上次在北伐中收過觀童的好處,自然是幫童說話。
他雖然被免去副將軍一職,但仍在軍中效力。而且,他也算是軍中元老了,還是楚王朱楨的岳父。他的話自然要比遼王準岳父郭英的話份量要重。
藍玉思來想去,覺得上次皇帝給宋國公馮勝二十萬大軍,多少還俘獲了十萬老弱病殘,現在自己帶了步騎十萬轟轟烈烈出塞,一個蒙古人的影子都沒看到,也不好回去交差啊!
於是他咬緊牙關,一面督促大軍繼續向北推進,一面繼續派偵騎四處偵查。
二月下旬,一系列好訊息傳過來。
先是遼東偵騎來見:“報告將軍,遼王已經率領遼東軍到了離捕魚兒海以東六百里的聖水山,發現元主脫古思貼木兒的營帳在捕魚兒海東南一帶。”
接著觀童等人終於回到大營報告:“將軍,我們在北方一千多里的捕魚兒海打探到脫古思貼木兒的大批營帳。”
觀童最終還是當了大明的帶路黨。
兩路情報相互印證,藍玉開始躊躇滿志,調兵遣將,準備對蒙元朝廷進行最後一擊。
二月底,藍玉召集眾將研究行軍方案。
右副將軍武定侯郭英首先建議:“將軍,我們最好從東北方向沿哈拉溫山西側進軍,與遼王殿下在聖水山會合後再進軍捕魚兒海,這樣好左右呼應。
左副將軍延安侯唐勝宗卻主張:“將軍,兵貴神速,我們最好拋棄步兵輜重,越過北邊沙地,直趨捕魚兒海。”
隨軍效力的定遠侯王弼說道:“將軍,那大炮實在太笨重了,一個重達兩千斤,不利於千里奔襲,乾脆也不要了。
應該說,論起行軍打仗來,唐勝宗和王弼的見識比郭英這個錦衣衛頭子還是高出不少的。
藍玉本來就因為索馬未果之事,對臭屁小遼王耿耿於懷,見郭英這時還提什麼和遼王會合,好像自己是一支偏師似的,更對遼王心生厭惡。
他當即決定,四萬騎兵每人帶上二十日干糧和一百斤飼料,長途奔襲捕魚兒海。王弼帶領五千騎兵作為先鋒開路。
郭英因遼王的關係,一併受到藍玉的厭惡,堂堂副將軍竟然被留在原地看護輜重和大炮。
郭英本想是來立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