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韓信是天生天才嗎> 第185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5部分 (2 / 5)

市堅固稱雄。

邯鄲曾經歷經了秦國大軍二次兵臨城下尚能屹立不倒,即使是長平之後到了絕境時尚能堅守取得勝利,邯鄲城的堅固可見一斑,乃是天下有數、河北第一的雄城。

韓信初次見到邯鄲的雄偉,也不由讚歎,如此雄城若是守軍上下一心、堅守待援,秦軍倒是真的奈何不了。只是劉邦畢竟是新入住趙地的,名不正言不順,大部分趙人都是對他並無好感,無非是在觀望而已。劉邦也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趙人並不是和自己是齊心的,所以果斷的放棄邯鄲撤回了齊地。

趙人去秦人的到來並沒有好感,秦軍的入城儀式只是草草完成,趙人識相的並沒有依城頑抗,而是識相的大開城門,任由秦軍入城。

至於趙人的態度,韓信根本沒有太多的奢望。事實也正是如此,秦軍進入城中的那天,居民紛紛關門閉足不出,既沒有激烈的反抗,也沒有“翹首以待”的歡迎。

趙人的冷淡也反應了他們對趙國命運的冷淡,畢竟如今的趙國早已經不是二十多年前那個曾經立抗虎狼秦國的赫赫趙國。始皇帝滅趙國後秦國在這片土地上統治了十八年,這一代的趙人大多都已經習慣了秦國的律法和官吏,倒也沒有什麼楚人那種骨子裡對秦人的抵制。

昔日戰國數百年的征戰,以秦趙之間的戰事最為慘烈,常常舉國為兵,相比較而言南方偏安的楚國受兵禍之苦就少了很多。但秦國統一後,反抗最激烈的無疑是楚人,這也是因為南人和北人的差異所造成的。

北方的秦、燕、趙地處苦寒,靠近胡人之地,民風彪悍,國家的體制走的也是高度集權以軍立國的路線,每遇戰事皆是舉國為兵,兵役勞役更是尋常之事。所以被秦國所滅後生活並沒有太多的改變,對秦國體制的牴觸也少了許多。

而楚國則不同,楚人地方縱橫五千裡,以禮樂高度發達而聞名各國。國土的廣袤再給楚國帶來強盛的同時,也為楚人滋生了偏安之心,尚武精神逐漸喪失。同時地方豪族並起,導致君主大權旁落,也是楚國衰落的主要原因。楚人崇尚自由,從文學中的宋玉、屈原的詩詞便可見一斑,所以秦國的佔領楚國後推行的耕戰制度遭到了楚人激烈的反抗,這邊有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麼一句讖語。

這也讓楚人成為了反秦的急先鋒,而和秦人血海深仇的趙人卻在整個亂世中卻表現平平,幾乎毫無作為,原因無外乎於此。說到底還是體制上和思想上的差異,趙人更容易接受秦人的統治並且習以為常。

這也是韓信選擇出兵河北而不是直接攻打楚國的原因之一,佔領燕趙將其併入秦國,遠遠比滅楚要輕鬆上許多,事半功倍。

韓信佔據邯鄲後,急令咸陽的公孫弘選調大批官吏前來河北重建郡縣制。因為太原郡已經收復,秦地和趙地頓時連成了一片,往來雖然不便,但也不再十分困難。大批秦國的資源紛紛湧入趙國,高效的重新建立起了各種制度,將河北之地納入了秦國。

此時河北十五郡,已經光復了十三郡,燕地張耳正在穩定遼東遼西局勢,唯有西南的河東、上黨二郡仍由魏豹的魏國盤踞。秦國的國土不但擴大了一倍,也將二百六十多萬趙人和燕人重新納於置下,為秦軍提供了充足的兵員。此時秦國在地域和人口上已經超越了項羽的楚國,更是遠遠的將漢國甩在身後。

韓信在趙國和燕國廣徵兵員,大量吸納曾經在趙軍和燕軍中從軍的青壯,以經驗豐富的秦兵為軍官,配以秦國運來的兵器甲冑,日夜操練以備不時之需。同時將主力大軍南移,逼近魏國,讓魏豹如臨大敵,神經時刻緊繃。

在對待魏國的問題是韓信倒是有些猶豫,手下的將領也是分為兩派,各執一詞。蒙石等一眾少青派則力主趁著士氣正宏一舉攻下魏國;李左車力主和談,以不戰屈人之兵收服魏國。張耳、辛劇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