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此術應天命,邀天功,實乃天下第一奇術也!
李雲東最後一看這個扉頁的落款,頓時嚇了一大跳,卻見上面寫著三個字:張三丰!
第754章 仙子姐姐不厚道 '本章字數:4164 最新更新時間:2011…07…22 00:43:23。0'
李雲東猛一眼瞧見這扉頁上的落款竟然是道家三豐派的創始人張三丰,他頓時訝然的拿起這本書仔細檢視了起來。
可看了一陣之後,李雲東卻發現這本書雖然看起來有些陳舊,但絕對不可能是流傳了幾百年的古董文物,想必這是一本重印本,也許張三丰曾經給這本秘典提過序文。
但李雲東翻開後面的書頁後,便見開篇粗黑的篆書第一句話寫的便是“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繼而下面便是講的細細的修行功法。
以前李雲東還沒有認識蘇蟬的時候,對於“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的理解一直停留在金庸的《九陰真經》之上,可修行後遍閱典籍,李雲東才知道,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的第七十七篇。
如果說《黃帝內經》是修行人必讀的啟蒙讀物的話,那道家創始人老子的《道德經》則是每個修行人必讀的高階內參,甚至在修行界有一句話說的便是:誰讀不懂《道德經》,那一輩子雷劫無望。
築基靠的是自身鼎爐的強大,是自己的外在條件,神通、陽神也多是如此,同樣,金身境界除了機緣巧合之外,也可以用海量的金錢砸出來。
但是砸到金身境界之後,就必須要真正領悟修行的境界和修行中的哲學思想,不聰明不聰慧那是絕對不行的。
否則,修行人領悟不了老子《道德經》中所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句話,那還談什麼萬法隨心,心念一動,天地皆動?不能天人合一,那還談什麼金身頂級境界?不修煉到金身頂級境界,拿什麼去渡雷劫?分分鐘天雷就把半桶水的金身劈成渣渣了!
李雲東作為一個過來人,自然知道這之中的“一、二、三”看似簡單,可古往今來,中華歷史上的修行人多如牛毛,可真正參透這“一、二、三”的,卻寥寥無幾,可謂鳳毛翎角,甚至可以說歷代龍虎山的張天師也不一定代代人都能參透這“一、二、三”。
但毫無疑問,寫這本秘籍的人卻是參悟了其中的“一、二、三”的,這一句“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講的正是法寶之道。
法寶的威力得之於天,而“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意思就是,一個法寶創造出來後,如果沒人使用,那它就會因為失去的力量遠遠大於它自己補給的力量,從而威力不斷的下降。
法寶雖然通靈,但畢竟是死物,不像萬物之靈長人類這樣,懂得自我修行,懂得不斷的自我提高。
因此法寶要想變強,要想破損壞舊後重新恢復如常,便要依靠人的幫助。
這便是李雲東翻開第二篇中開到的第一句話便是“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
這兩者的意思結合起來,放在修行上,意思就是說:法寶不懂自我修行,因此法力是在不斷流失,不斷下降的。但人是萬物靈長,懂得自我修行,懂得將多餘的精元儲藏起來,因此便是損不足而奉有餘。
修行人的實力為什麼會增長?為什麼真元越修煉越強?為什麼人會長大,為什麼人越吃得多會越胖?
原因很簡單,公元前571年的道家創始人老子,九天神宵界中的太上老君早早的就給出了答案:損不足而奉有餘也!
也正因為這樣,修行人可以拿自己的“人之道,奉有餘”去彌補“天之道,補不足”,這便是為什麼道教修行人堅定不移的認為人定勝天的理論依據!
李雲東雖然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