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只找了他們兩個人擔任助手。
尤其想到之前自己對徐磊產生的質疑,更是覺得羞愧不已。
但同時也堅信這次他們肯定能夠研製出頂級的國產光刻機。
大約頓了十多秒鐘的時間,這才見他邁步向徐磊走去,把資料檔案遞過去的同時沉聲講道:“徐工,我是真沒有想到你在此領域也有這麼深的研究,請原諒先前我對你的質疑。”
“這臺鐳射器能達到這種效果,應該可以使用到光源系統中了吧?”看到這一幕,胡興也頓時滿臉期待的問道。
可徐磊從馬從明手中接過資料檔案看了一眼後,卻搖了搖頭表示道:“暫時還不行,這只是我們製造出來的第一代鐳射器,仍需要進行多方面的最佳化除錯才能真正投入使用。”
按照這次測試的資料來看,雖然超過了海外高階光刻機使用的鐳射器,但最多生產5奈米規格的晶片。
距離徐磊要求的物理極限尚有段距離,還需多次最佳化除錯才行。
另外馬從明想說什麼,他用腳指頭想想也基本都能猜到,所以就沒必要在這裡浪費時間。
“行了,接下來我們的任務很重,有什麼話就自己放心裡吧。”
“是徐工。”
兩人都明白徐磊這話的意思,在異口同聲回覆了這麼一句後,立刻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而此刻的積極性相比前幾天絕對翻了幾倍。
畢竟在真正瞭解到徐磊的水平後,他們很清楚擔任其助手會對自身有多大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徐磊在鐳射器上面取得的成績也很快傳到了每位專案研發人員耳朵中,幾乎是讓所有人都心驚不已。
就連郝耀平也不得不發自內心稱讚句天才。
以至於在接下來的日子中,大家只要是在技術研發上遇到問題,就會跑過去向徐磊請教。
使得徐磊看似暫時只負責光刻機的光源,實際上各個部件都有他的身影。
無形中大幅度提升了國產頂級光刻機的研發進度。
不過就在華科院這邊熱火朝天攻克頂級光刻機技術的時候,盛華頓洲內布萊迪卻急匆匆前往麥克所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