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部分 (4 / 5)

北京共識”,什麼是“中國模式”呢?

西方與非西方,都有著不同的解讀。

美國右翼智庫企業研究所2007年底出版的《美國人》雙月刊發表署名文章說,“中國模式”有兩個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效仿自由經濟政策的成功要素,透過使本國經濟的很大部分對國內外的投資開放,又允許實現勞動方面的靈活性,減輕稅收和監管方面的負擔,並把私營部門和國家的開支相結合,從而建立一流的基礎設施。第二部分就是允許執政黨保持對政府、法院、軍隊、國內安全機構以及資訊自由流動的牢牢控制。描述這一模式的一個較為簡捷的方式是:經濟自由加上政治壓制。

這是西方的典型解讀。非西方解讀,俄羅斯共產黨主席久加諾夫說:“中國成功的公式是:社會主義+中國民族傳統+國家調控的市場+現代化技術和管理。” 俄羅斯經濟學院教授弗拉基米爾•波波夫2006年9月25日發表的一篇文章說:“中國的發展模式,或者說東亞的發展模式,對所有發展中國家具有無法抗拒的誘惑力,因為這種模式引發了世界經濟史上前所未有的一輪增長……這種模式與美國開出的新自由主義經濟處方可謂背道而馳。” 。 想看書來

四、北京更自信了,當然!(2…4…2)

而新華網世界問題研究中心評論員詹得雄則在2008年對中國模式作了幾點總結:

第一,中國一定要走自己的路。

第二,穩定壓倒一切。德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德國外交政策協會研究所所長桑德施耐德今年1月對記者說:“中國發展的成功和失敗其實就只有‘一線之隔’,走錯一步,結果可能是災難性的,而這其中的關鍵就是‘保持穩定’”。

第三,領導核心是關鍵。沙特*《中東報》2005年6月5日的文章說:“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功有諸多因素,但最重要的是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為自己制定了明確的目標,併為實現這些目標調動了一切可利用的資源。”

第四,發展經濟是頭等大事。

第五,社會主義*優於資本主義*。德國《新德意志報》2008年2月7日的文章說:“目前中國正在進行當代最偉大的社會實踐……中國定將實現一種特殊的*,這種*將考慮到這個大國的社會、文化和經濟特點。這種亞洲‘社會主義*’所涉及的是史無前例地繼續思考‘孔子的公共倫理’,而不是抽象地複製西方資產階級*。”

第六,堅持“摸著石頭過河”。 “北京共識”這一概念的提出者、美國著名學者喬舒亞•雷默寫道:“實現現代化的最佳途徑是‘摸著石頭過河’,而不是試圖採取‘休克療法’,實現大躍進。”

如果,由我來解讀,用幾個中國傳統的詞彙就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臣安其職,民順其分,人民所得其所,有所終(老)、用(壯)、長(幼)、養(矜、寡、孤、獨、廢疾者)。

其中最關鍵的是,方向正確,氣局宏偉,以德為先,以民為本,領導賢明,以法治國,監督有效,體制靈活,穩定為重。這八條中,當前中國模式,做得最好的是方向正確、氣局宏偉、領導賢明、穩定為重;其次是以德為先、以民為本;做得較差的是以法治國、監督有效、體制靈活。如果能將做得不足的地方,在以後趕上,那麼,中國模式,就不僅是對中國的歷史意義,對世界也有其歷史意義,那就是真正的“大道之行”了,如此,北京的自信就應有持續性,北京的自信就有更深厚的內涵。

以德為先,就是要把“德”放在治國理政、民眾教化、經商營生、對外交往的首位,而不是“利”字當頭,孔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眾星拱之。惟德能服人,惟德不孤,而有鄰,惟德能修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