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74部分 (4 / 5)

國攻打宋國期間陣亡,這一度讓熊拓不敢面對汝陰君項恭。

但是在後來熊拓率軍前往楚東奪權時,汝陰君項恭卻仍然帶著第三個兒子項興率軍響應熊拓,讓熊拓備受感動。ps:具體看前文。

而現如今,汝陰君項恭早已因為年老而亡故,三子繼承了邑君之爵,此番毅然率領邑軍,拼死抵擋諸魏將桓虎的軍隊,為新陽君項培南下支援爭取了時間。

否則桓虎攻陷汝陰,繼而緊逼下蔡、壽郢兩地,後果不堪設想。

桓虎軍不是打楚西去了麼?難道平輿已經被魏軍攻陷了?

對於桓虎出現在汝陰一帶,新陽君項培頗有些詫異。

說實話,他從來都不認為楚西的平輿君熊琥能夠在沈、桓虎等魏將的夾攻下擋住魏軍,畢竟熊琥只是在管理封邑方面尚有幾分才能,但論帶兵打仗,還不如鬥廉、俞驥、乜魚等楚國將領。

新陽君項培只是驚訝於,魏將桓虎竟然能在平輿君熊琥逃到汝陰前,就率軍攻打了這座城池。

要知道,憑著項培對熊琥的瞭解,後者在戰場上最是惜命,一旦戰事不妙,往往是第一個逃命的,以至於當年諸國伐魏的後半階段,熊琥雖然被魏國猛將伍忌攆地到處跑,但伍忌愣是沒機會擒殺熊琥。

因此,新陽君項培對於沒能在汝陰看到熊琥而感到頗為驚詫。

直到後來,一些來自平輿的潰兵告訴新陽君項培,平輿君熊琥已戰死在平輿縣,這讓新陽君項培大感震驚:素來貪生惜命的熊琥,此番竟然如此勇武、悲壯地戰死於平輿縣,誓死不降魏國?

“熊琥大人竟然戰死於平輿?”

汝陰君項興亦是難以置信。

不得不說,平輿君熊琥誓死不降魏國而戰死平輿,這件事著實讓楚國許多兵將大吃一驚因為這實在不像是熊琥的性格。

相比之下,熊琥叫他的兒子熊三人投奔魏軍的沈,這才更符合熊琥的性格嘛。

在思忖了一番後,新陽君項培派人將這件事稟呈壽郢。

數日之後,楚王熊拓收到了新陽君項培派人送來的訊息,得知平輿君熊琥戰死於平輿縣。

就跟項培、項興二人一樣,楚王熊拓在得知這件事後,第一反應亦是懷疑。

一來熊琥並非是那種性格剛烈的猛士,二來,其在魏國亦有人脈,很難想象竟然會選擇戰死。

是的,選擇戰死!

……

死死攥著新陽君項培的書信,楚王熊拓雙手都在顫抖。

記得前一陣子,當平輿君熊琥派人送信到壽郢,告訴他楚水君已死的訊息後,熊拓還為此大為惱怒,當眾叱罵熊琥,但歸根到底,熊拓對熊琥的感情,要遠遠高於對待楚水君。

在熊拓心底,楚水君算得了什麼?

在固陵君熊吾死後,曾經還在暗中支援前者的那些楚國貴族們,早已紛紛投靠了熊拓,就連季連氏、季氏、連氏、黃氏這些曾經鼎力支援熊吾的家族,亦在徹底絕望後向熊拓投降,在這種情況下,殺或不殺楚水君,其實已沒多大關係。

當初楚水君戰敗之後,熊拓之所以赦免了楚水君,一方面是考慮到殺死楚水君也無法挽回那場戰爭的失利,而另一方面,他是準備留著楚水君‘日後再用’。

就比如說楚水君提出的那招練兵之策,正是這招練兵之策,激起了楚人強烈的怨恨,但不可否認,亦讓楚國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訓練出了數十萬的軍隊。

至於國人的怨恨,熊拓事後完全可以將其歸罪於楚水君,用其一人的性命,來緩解國人的怨恨。

可沒想到的是,楚水君竟然在從巴國返回楚國的期間,被魏軍給伏殺了。

雖說熊拓後來還是將那練兵之策的過錯全部歸罪於楚水君,但不能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