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紅樓夢》,得一百八十三票;而最重要的儒家經典《論語》竟然榜上無名,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經過“五四”新文化打倒孔家店運動洗禮後,一般讀者的普遍心態。
孫伏園精心策劃的這次《京報副刊》二大徵求,在忐忑不安中精彩謝幕,成為轟動學界的一大盛事。徵集工作雖然結束,但激烈的論戰卻剛剛開鑼。
比較張競生與魯迅、胡適之等人的書目,是一件饒有意味的事情。張競生所選的十部書中,有中國書四部,外國書六部。其中四部中國書兩部是古代作品,均為一般讀者所選“愛讀書”十票以上;兩部現代著作,首選的《建國方略》,是孫中山的重要作品,張競生曾作過深入研究,還曾在《新民國》雜誌發表研究文章《建國方略評註》,足見張競生對孫中山的學說服膺之深。“必讀書”書目刊出後半個月,孫中山就於1925 年3 月12 日在北京病逝,張競生沒想到竟然以這種特別的方式來紀念孫中山。另一本就是張競生自己的著作《美的人生觀》,雖然註明是誇口與玩笑,但該作確有可觀之處,北京一位署名“”的學生還把它選為“青年愛讀書”
四、讀書之爭(5)
的書目之一。另外六部外國著作,都是科學、社會學、倫理學的名著,而且代表世界最前沿的學術成就。張競生的書目體現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面向科學,而又兼顧中國傳統文化與民主成果的成熟的選家眼光,受到讀者的廣泛認同。
胡適的書目有不少可議之處,受到攻擊最多的是魯迅的書目。
有一個叫柯柏森的讀者投書《京報副刊》,稱魯迅的讀書經驗是“偏見的經驗”,魯迅當即作《聊答“……”》予以反擊;另一個讀者熊以謙連篇累牘地指責魯迅:奇怪!真的奇怪!奇怪素負學者盛名,引起青年瞻仰的魯迅先生竟說出這樣淺薄無知識的話來了!你是要做文學家的人,那麼,請你還是做中國的文學家吧!即使先生之志不在中國,欲做世界的文學家,那麼,也請你做箇中國的世界文學家吧!莫從大處希望,就把根本忘了吧!到底是中國書誤害了先生呢?還是先生冤枉了中國書?魯迅也以《報〈奇哉所謂……〉》毫不客氣地予以駁斥。這兩組文章分別於同一天在《京報副刊》發表,顯然是編者孫伏園收到批評文章以後,交給魯迅,再由魯迅寫出反駁文章後同時刊出的。據統計,應徵書目刊出後,特別是魯迅的書目刊出後,爭論趨於白熱化,各種觀點的論爭文章多達六十多篇,其中多數是針對魯迅的書目有感而發的。這年年底,魯迅在編《華蓋集》時的序言中寫道:“我今年開手作雜感時,就碰了兩個大釘子:一是為了《咬文嚼字》,一是為了“青年必讀書”。署名和匿名的豪傑之士的罵信,收了一大捆,至今還塞在書架下。”魯迅是國學底子十分深厚的飽學之士,他之所以“賭氣”說了那麼決絕的話,主要目的是反對胡適提出的“整理國故”、“進研究室”等不合時宜的口號影響之下,學界形成的離開社會實踐,埋頭於故紙堆中的消極現象,沒想到卻引來了這麼多的攻擊與謾罵。
值得一提的是,“青年愛讀書”來票中,有兩張是廢票,其中一張“年歲上的空格是一個頗知名的女學生的名字。記者多疑,防為挾嫌陷害,故暫不宣佈”。編者為何對此選票如臨大敵,究竟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其書目如下:《野叟曝言》、《金瓶梅》、《肉蒲團》、《綠野仙蹤》、《杏花天》、《牡丹亭》、《西廂記》、《九尾龜》、《留東外史》、《情慾寶鑑》。另一張選票署名“青年一分子”,因其“真姓名籍貫既尚渺茫,也只能暫作廢票”。這又是怎麼回事?其書目如下:《品花寶鑑》、《綠野仙蹤》、《金瓶梅》、《燈草和尚》、《隔牆紅杏記》、《肉蒲團》、《男女交合論》、《手淫大全》、《痴婆子》、《色慾世界大觀》。(王世家編:《青年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