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亞婚什麼意思> 第2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部分 (2 / 4)

好的結果不是重逢本身,而是重逢過後的那句“再見,珍重”。

不知道在人們心裡是否都藏有一個小小的墳冢,那裡有著被小心翼翼埋葬的初戀。起初面對墳冢也許還會難過,但日子一久,墳冢就會隨著荒草的埋沒而逐漸失去蹤跡。雖然知道它一直都在,可是卻只是記憶,不再重要。

愛的輪廓(1)

我們理想中的愛情是什麼樣的?

有人說是一見傾心,誓言“天荒地老,海枯石爛”。也有人說是日日相守,形影不離,即便天天相對也有說不完的情話,吐不完的相思。彼此間心有靈犀,一個眼神便能明白對方的心意。他/她關心你,無微不至,微笑著接受你的一切合理、不合理的要求,並逐一為你辦到,而且無怨無悔。無論分開多久,心裡都只裝著對方一個人,對別的優秀的異性目不斜視,滿腔愛意都只給了彼此。重聚的時候,兩人纏綿繾綣,相擁而泣。就這樣,互相寵愛著一直到老。暮年黃昏之時,兩人依舊愛意綿綿,回顧過去,從未對彼此的感情產生過質疑,也從未有過冷漠。

這樣的愛情,大概是所有人心中的理想模型。可這樣完美的愛情出現在哪裡?在偶像劇、愛情小說、情歌中隨處可見,可就是鮮有出現在生活裡。

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曾經追求過理想中的完美愛情,可到頭來卻落得個孤獨寂寞的下場。他對自己的表姐,也就是著名的茜茜公主一往情深。當表姐嫁給奧地利王子的時候,他便斷絕了跟外界的聯絡。路德維希二世絕不是個好的統治者,但卻是個出色的藝術家。他把童話搬進了自己的城堡,成就了舉世聞名的新天鵝城堡,並在裡邊度過漫漫幾十年的生命。那個時候,路德維希二世才22歲,他在與未婚妻結婚的前一天宣佈取消婚約。在他的心裡,依舊難以割捨對錶姐的那份炙熱情感,只好躲起來緬懷遠逝的愛情,直到他的生命被政治陰謀所吞噬。

我們之所以對理想中愛情有著如此執著的掛念,就是因為這種愛情模型在我們的腦海裡根深蒂固。換句話說,對愛的初次印象決定了對未來愛情的追求,儘管有些印象不完全正確。

對愛的印象有的絕大部分來源於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不計回報的付出可能會讓孩子產生這樣的觀念:情侶對我好,是理所當然的,而且不應該有所求。這個世界上只有父母才能做到無條件付出,並且始終如一面對你合理、不合理的一切。當然,父母微笑地做著,可年幼的孩子往往會不知道這些。當父母的寵愛變成孩子的一種習慣時,孩子便會自然而然覺得身邊的人,特別是愛人應該延續這種習慣,最好做得比父母還好。這種長期存在的概念,會導致孩子在建立未來愛情模型有所偏差。偏差會在現實的愛情中變成安全隱患,威脅著孩子與情侶的關係。

很多人在戀愛關係中都抱有這樣的心態:我從小到大就沒有受過委屈,你也不能讓我受委屈。這部分人不自覺地將父母對他的包容和寵愛強加在了戀人的身上,認為在父母那裡受到怎樣的對待就應該從戀人那裡獲得怎樣的對待。

其實,父母與孩子、戀人與戀人,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關係,儘管他們都是由愛聯絡在一起的。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並不平等,是一種純自然的關係。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是自然而生,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是出自本能,這種由自然界決定的親緣之愛是無論何時都不會褪色的。你腰纏萬貫也好,一貧如洗也罷,在父母面前永遠都脫離不了“孩子”這個身份。“孩子”的身份能讓你在任何年齡階段,任何環境下都可以享受父母不計回報的愛。而對於父母來說,孩子是他們生命的延續,是在未來代替他們存活於世的細胞,是這世界上無可替代的“複製品”。所以,父母愛孩子,就如同熱愛自己的生命,哪有人向自己的生命索取回報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