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京都 藝伎> 第8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部分 (2 / 5)

?”——意思是,1935年的日本,難道就沒有一個救世主(在當時即將成為法西斯同盟的日本,國民自然將希特勒視為救世主——譯者注)來掃除這些不公正的現象、懲罰那些剝削弱者的人嗎?

藝伎體制的所有環節都被人們仔細審視,看看是否可以使之變得更具備成本效益。為什麼藝伎只在晚上工作呢?何不把下午也變為藝伎的工作時間呢?和服的開支太龐大了,為什麼不用制服來替代呢?而且,藝伎在正式宴會上必須中途更換服裝的慣例,也應該被廢除。

很多人都認為,藝伎既然被稱為藝伎,那麼藝術就應該是她們的職業技能。同時,這些人又要求建立明晰、固定的消費標準。可是,妓女就是妓女,女給就是女給,藝伎卻是藝術家。當你希望在嚴肅安靜的環境中用餐時,你可以不召喚藝伎相陪;當你想要好好放鬆一下時,你可以去劇院或者舞廳。藝伎並沒有強制人們消費。儘管許多建議在今天看來是那麼古怪,但是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日本花街,這些建議幾乎都被實施過,而且結果多為徹底失敗。也許,那些欣賞藝伎花街的人,恰恰就是被這裡的非理性、純感性、慢節奏和懷舊風格所吸引。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謹言慎行指導規範

那些多多少少對藝伎體制抱有欣賞之心的人,也同樣期望藝伎提高自我修養。在《藝伎讀本》的最後一章中,有一篇對藝伎進行諄諄教誨的文章——《藝伎的日常生活》。這篇文章提供了藝伎從清早起床到夜間工作所應遵循的行為規範,“如何具備職業素養”可以作為這篇文章的副標題。這種文章也許會令現代讀者啞然失笑,但在當時的日本社會,這決不是簡單的玩笑。在二十世紀的前二十年,一些作家(如永井荷風)大聲疾呼:這個社會沒有“人情”的存在嗎?藝伎就不能有浪漫的幻想、人性的弱點和自主的意識嗎?{37}如果藝伎們要按照以下規範完善自我的話,那麼一切感性的思想都必須無情地抹去。

第一,你必須在十點之前起床,整理衣裝、打掃房間、洗臉刷牙(要特別注意清潔牙齒)、梳理頭髮、向佛壇鞠躬、向同住的人(尤其是主人)問候,然後享用早餐。永遠都要記得父母和你身邊的所有人為你的成長所做的貢獻,時刻懷有感恩之心。

第二,你的工作需要你酬唱宴飲直至深夜,所以至少在一天初始的時候,你應該穩重嚴肅。

第三,再一次,我要強調牙齒的清潔,因為任何時候你都要綻放自信的笑容。

第四,如果你自己沒有主動學習的願望,那麼你的功課永遠不會長進。很不幸的是,對學習的熱情往往在二十歲以後才高漲,但這個時候已經太晚了。比較理想的情況是,從八歲開始修習功課。孩子們總是貪玩的,但是你必須強迫她們學習功課,這樣才能幫助她們成長。藝術是金錢買不到的東西,老師對你越嚴格,你就應該越感謝她。

第五,當你到美髮師那裡做髮型時,不要和別的藝伎閒聊,更不要背後指責客人或媽媽桑,也不要大聲咀嚼你在街上買的小吃。邋遢的藝伎往往會以這樣的方式消磨時間,所以她們永遠不會得到成功的人生。在等待的時候,你就練習唱歌、吟誦詩詞。

第六,外出的時候,請不要帶假髮髻或者搗鼓新式髮型,那會使人們誤認為你是女給,甚至是比女給更低劣的人。遵循藝伎風格,把頭髮簡單地束起來就好了。

第七,在夏天炎熱的天氣裡,你當然沒有辦法控制自己不出汗,但是請保持頭髮的清潔。散發著異味的頭髮是藝伎的恥辱。

第八,每天下午三點沐浴。

第九,沐浴後仔細上妝,隨時等候召喚。尤其注意不要在臉上留下手指印,耳朵上也不要殘留汙垢。如果你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收到召喚的話,妝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