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15部分 (1 / 4)

就在陸徵祥就任外交總長不久,國民黨激進派報紙《民權報》突然在頭版頭條刊髮長篇評論,對當前國家大政方針提出了犀利的見解。文章的大致意思是:

“近一兩個月來庫倫之亂甚囂塵上,全國上下都在激烈討論武力征討外蒙之事。誠然,武力平叛是解決外蒙叛亂的有效手段,但國民卻不知道在武力平叛之外還有解決蒙亂更有效的方法,那便是國會大選。因為現在是民國初始,無論對內平定叛亂,還是對外解決外交糾紛,首先必須得鞏固國基。國基鞏固與否,此次大選為第一決定性因素!有志之士無不知此。——意思就是說,如果你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那你就out了。而且你也不再是有志之士,轉而變成為一小撮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

“現在國內民眾往往以不能抵禦外侮來責備政府,殊不知政府中人正是利用邊疆危機來愚弄國民,轉移民眾對於內政尤其是國會競選的注意力,以便於他們上下其手從中播弄。所以,儘管愛國民眾都希望邊疆早日平定,政府卻遲遲不願出兵,根源就在於他們不願邊疆平定。這種心理就好像列強想利用我國內政混亂來實現其侵略意圖一般,雖然手段不同,但卻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等當不為政府所引誘,集中注意力於國會競選,選舉出符合民眾意願的政黨議員,進而組建符合民眾意願的政府。對內迅速平定叛亂,實現民主共和;對外解決外交爭端,建設睦鄰友邦。如此則和平隨至、富強可期!”

這個論調很像後世論壇上民煮柿油黨的語氣。

在他們看來普世價值就是靈丹妙藥。只要民主自由實現了,中國現在面臨的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以前咄咄逼人、對中國領土垂涎三尺的列強立馬搖身一變,成為溫文爾雅、知書達禮的文明紳士,不僅會迅速退兵,甚至連以往割地、賠款都會吐出來。而那些國內的土豪軍閥們也會溫良恭儉讓起來,只要國會一聲令下,馬上就“十四萬人齊解甲”。

什麼。饑荒問題怎麼辦?切,真沒見識!只要民主自由了,天上會噼裡啪啦自動往下掉牛奶麵包。要多少有多少,哪還會有饑荒問題?——當然,如果你只喜歡愚昧落後的稀飯饅頭,吃不慣高貴冷豔的牛奶麵包。那就另當別論了。

雖然在孫元起看來《民權報》的社論很有些陰謀論的味道。不過卻有效地把媒體的注意力轉回到內政方面來。記者們似乎也厭倦了一群政客坐在會客廳裡高談闊論數千裡外喇嘛、王公和牧民在不毛之地的窮折騰,開始關心起發生在身邊的國會競選。

如同勒龐在《烏合之眾》中指出的那樣,群體是無意識的,衝動、急躁、缺乏理性、沒有判斷力和批判精神。在媒體有意識引導的情況下,社會輿論頓時為之一變,大家突然間都忘記了外**立帶來的邊疆危機,開始熱烈討論起國會議員競選來。而且國會競選也確實精彩,絕對夠十五個人瞧半個月的!

清末實行新政時曾設立資政院。資政院議員分欽定、民選兩種,共200人。其中欽定議員包括宗室王公世爵十六人。滿漢世爵十二人、外藩王公世爵十四人、宗室覺羅六人、各部院官三十二人、碩學通儒與納稅多額者各十人,合計100人,均由皇帝委派。另有民選議員100人,雖然名為“民選”,其實卻是由各省諮議局推選,大多數是地方士紳,少數是留學歸來。要說如此大規模“民選”,民國元年的國會競選可真算是破天荒的頭一回。

正因為這是頭一回,所以才倍加熱鬧,各種手段是層出不窮。

正大光明的公開競選手段自不消說,比如各黨派充分利用本黨的輿論機關、報刊雜誌進行廣泛宣傳;組成“助選團”到各地演說,張貼海報、標語、傳單鼓吹本黨政見,炫耀本黨候選人的聲望權威;開設夜學,發放候選人名片,教選民填寫本黨候選人姓名等。這些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